语文PLUS 教研 名师课例 语文名师课堂实录 ID: 402829

[ 佚名 文选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实录

◇ 佚名


【教学片段】  
  师:咱们刚才学的生词当中有三个成语,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情不自禁、迫不及待、恋恋不舍”词语,生读)  
  生:情不自禁、迫不及待、恋恋不舍  
  师:你发现这三个成语是描写什么的?  
  生:都是描写心情的  
  师:好,咱们把这三个成语送回到课文中的句子里(屏显句子)  
  生:“太好啦!太好啦!”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可以上网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生: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进入一个卡通网站,不一会儿,孙悟空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生:我恋恋不舍地下了网,心还在那新奇的网络世界里!  
  师:谁来试试,用这三个成语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首先,小作者知道他家可以上网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网站,上了好久时间,才恋恋不舍地下了网,但心思还在那新奇的网络世界里!  
  师:真不错,掌声鼓励!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网络,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什么是网络呀?  
  生:可以玩游戏,可以上网查资料的就是网络  
  生:还可以和他人沟通的用具  
  师:好,你们都有自己的理解网络就是好,我昨天上网查了查到底什么是网络,查到了这样的专业术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这种专业术语,不大好理解,到课文中找一找,看看爸爸是怎么解释网络的?  
  生:爸爸告诉我,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  
  师:一个是爸爸的解释,一个是字典中的解释,这两种说法,你更喜欢哪种说法?  
  生:我喜欢爸爸那种说法,因为他用平常我们都能懂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网络到底是什么  
  师:对,平常我们都懂蜘蛛网,爸爸用我们平时常见的蜘蛛网来做比较,所以我们很快就明白什么是网络了这样形象生动的句子第2自然段中还有,找一找  
  生:我还找到了“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师:真好,“信息高速路”就是网络,还有吗?  
  生:我还找到了“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师:读得真好,地球多大呀,成了小村庄(屏显句子)  
  师:我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今天我们有这么一堂课的缘分,但是明天郭老师就要坐飞机回到我的城市去了,那么远,我们还可以想什么办法交流呢?  
  生:通过网络,比如用Email、QQ,都可以  
  师:还有吗?  
  生:还可以打电话,发手机信息  
  师:嗯,咱们其实还可以视频聊天,多好呀!你看,咱们的地球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小村庄那么小,你还能举例子吗?  
  生:如果把我们每人都比作蚂蚁,地球就是蚂蚁洞了  
  师:就是说地球之大,人之渺小,但是用上了网络,就把大家连接起来了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师:孩子们,网络还可以做什么呢?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可以用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  
  师:你还知道网络能干什么呢?试试用“可以 ,可以 ,还可以 ”来说说  
  生: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玩游戏,可以听音乐,还可以看视频  
  生: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QQ聊天,可以发电子邮件,还可以下载资料  
  师:还可以干什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信息(映示幻灯片:视频聊天、网上开店、网上缴费、远程学习、网上就医、远程办公、电子贺卡……)(生读)  
  师:在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里,作者为了把网络这个很深奥的知识讲清楚,他说网络的信息很畅通,把网络看成了——  
  生:信息高速路  
  师:对,网络覆盖很广很广,把网络说成——  
  生:蜘蛛网  
  师:说网络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那么大,都可以变成——  
  生:小村庄  
  师:有了这些形象的东西,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了  
  【评析】细细咀嚼郭蕾老师的语文课堂,不禁引起我的思考:“语文味”究竟从何处来?  
  一、 从“文”中来郭蕾老师执教的《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用的是三年级学生,这是一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典型课例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领略网络的神奇,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什么叫“信息高速路”,并围绕“网络真的这么神奇?”和“我”的情感变化两条主线来理解网络的神奇作用郭蕾老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把词语教学落在实处,紧紧抓住“情不自禁”“迫不及待”“恋恋不舍”三个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训练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概括主要内容,可谓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紧扣文本内容,使教学不游离于文本之外,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几个来回,在文字的涵泳中,“语文味”便如袅袅东风,催开浪花朵朵  
  二、 从“练”中来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大千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处,精心选取训练点,进行词句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广阔空间在词句训练方面,郭蕾老师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一是抓对课文重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联想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能力;二是抓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读懂自然段创造条件;三是重视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加强说完整句的训练教学中,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还知道网络能干什么呢?试用“可以 可以 还可以 ”来说说这样一种说练形式,既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和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发挥词句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为培养阅读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味”从何处来?就是从这些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来  
  三、 从“读”中来阅读阅读,当然离不开读但要读之  
  精彩教学片段  
  网上研修  
  有效,就要读之有方,练之有法在郭蕾老师的课堂中,读,贯穿始终无论是读词,还是读句;无论是个别读,还是齐读;无论是默读,还是朗读……多种手段的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比如什么是网络?爸爸告诉我,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这段文字浅显易懂,郭蕾老师没有支离破碎地讲解分析,而是让学生反复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语文味”从何处来?“读”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源泉读到动情之处,其意皆若出于吾口,其情皆若出于吾心  
  四、 从“言”中来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只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魔力,才能和文本的语言相得益彰郭蕾老师是一个擅长教低年级、非常温柔的老师,她的语言就像蜜一样,会粘住学生当然,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学素养绝非一日之功,所谓“功夫在诗外”,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会在课堂上厚积薄发,我们的语文课也才会真的“语文味”十足  
  然而,课堂教学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唯其如此,方有探讨的必要,也才有提升的空间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不受时间和现场竞赛条件的制约,能够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岂不更好?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