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学实录
◇ 佚名
月 迹 拉近距离: (老师介绍本次上课的缘故)我是在初三上课的语文老师,姓晁。听张老师和包老师说我们一三的同学上课时候个个认真听讲、大胆思考,更厉害的是踊跃发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就向张老师和包老师申请到你们班级上一节课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大家欢迎我吗?好,谢谢大家! 作为对大家热情的回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片精美的散文(板书) 月迹 贾平凹(wa)山西人,平娃。 一、文体介绍:ppt 散文: 1、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样式。 2、散文不讲究韵律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3、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中心服务。) 二、月美ppt 听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总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找月亮,寻月迹 找到了吗?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 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读完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
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月迹》教学实录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2期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3期
-
佚名: 怪才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