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名师课例 语文名师课堂实录 ID: 402686

[ 薛法根 文选 ]   

薛法根《爱如茉莉》课堂教学实录

◇ 薛法根

薛法根《爱如茉莉》实录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老师请大家听写七个词语,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来写?每个词语我只报一遍

茉莉花、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接下来仍然是三个一组:袅袅清香、弥漫、诗意

2.师生交流在黑板上的听写的同学:茉莉两个字都是形声字/茉莉的“莉”底下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平时要掌握这些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字,批改。

老师重点讲解了“茉”、(学生读,老师打钩)“缕缕幽香”的“幽”应该查什么部首?这个字比较特殊。“袅”这个字底下是个“衣”,如果全对的得星,有错的打“三角”,全对的举手,及时订正

二、新授

1..你能谈谈对茉莉的看法吗?用上刚才我们默写的词语

(1)学生说:洁白纯净的茉莉花总是散发着缕缕幽香。(教师点评)

(2)一个学生说得很快,老师让他说慢一点,并表扬他有情境地展现茉莉花的美。

2.如果我们要表达对别人的爱,和表达对别人的感情?你会选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学生说,(这是你的选择)

(2)学生满天星、玫瑰、郁金香

(3)我们不管选择送老师也好,你会选择郁金香吗?今天我们就要选择一篇课文《爱如茉莉》

(4)茉莉花,平平淡淡随处可见,但是像茉莉那样真爱,就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人间有那么一种爱,就像茉莉一样,我们今天的学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文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许都有茉莉一样的真爱,我们要到文章去,去感受精美的语言,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段落当中,去体会淡淡的茉莉花香一样的真爱。用我们发现的眼睛,用我们的心去读。拿出我们的笔,一边读,一边去发现,看见有充溢着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都好好地品味,划下来,写上自己的感受。

(这里的一段话,薛特讲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反复多次地提到了要“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中品味到人间的真爱,可能是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实事上也达到了这个要求。)

3.同学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一个同学都能认认真真地进行读书和思考,这篇文章中体现真爱的细节很多,感人的文字随处可见,我们不可能每处都说到,我们学会倾听,你没有划到的地方,别人的发言,明白吗?

(1)哪些地方弥漫着茉莉一样的真爱?先读一读,再听他的发言,如果你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可以继续发言,好吗?

(2)学生说:你爸爸睡着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爸爸关心妈妈,妈妈关心爸爸,只有两个人真心相对,爱情才是有价值的,像茉莉一样,美丽而透明

(这个同学很有眼光,把前后联系地读书、理解、感受,她开了一个好头,谁来接着说说)

(特级教师的“特”就体现在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机智地把学生引向一个比较明朗的方向。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3)学生说,妈妈的爱像茉莉一样洁白无暇,我从这两段看出,爸爸妈妈爱得很深,有价值。(爱的有价值,爱是融化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当中的。体会得很好,其他的同学还有更加感人的地方吗?)

(4)学生说:本来我答应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等他吃完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妈妈是很爱爸爸的,)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病和爸爸哪个更加重要?把让爸爸吃饺子比自己还重要,这是多么深情的爱啊。请你把这一小节再读读。

(学生读)

这一次你读正确了,再加点感情,再读一遍,可以吗?

(学生读)现在你就是一个母亲,你面前站在的就是你的女儿,再读一遍。

(学生再读)这次读得有进步吗?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只要多读上几遍就会很好了)你体会得很好,把你的体会带到文章朗读中去,你就会有长进。

(我曾经接触到一位名家的这样一句话,说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请一个学生读书,读了好几遍也没有读好,讲台下面做着一千多名听课教师,上课的老师就这样站在台上,让这个学生连读了五遍,终于读得正确和流利,这简直是对这个学生的一种煎熬。今天听了薛特的课,在课堂上这位女生表现出来的仍然是这个问题,仍有错,但是进步是大家看得到的,至于学生紧张不紧张,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对于这种在课堂上去帮助这些学生,究竟是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内容,还是应该采取其他的方法呢?请五备的同仁指教了!)

对于这段话,还有哪位同学有感受?(学生说)

这一点,大家都看出来了,你要说的是大家没有看出来的东西。(学生说:人进了医院,心没有进去)

体会到这一层面,你读懂了。(学生说:)

这就是真爱,真爱无痕,并不需要豪言壮语,但是有一种淡淡的幽香。

还有补充吗?(学生说:妈妈住进了医院,为了兑现妈妈对于爸爸的承诺……妈妈了解爸爸,爸爸也是爱着妈妈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了解和互相的关爱,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体会就是要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

(5)还有吗?学生说:……妈妈对爸爸的爱,总是默默地献给自己的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妈妈(教师点评)我们班上的小孩是讲不出来的

(6)学生说:没有爱是无法领会的(老师的语言引导,大家来看看这两个词语:蒙胧、蹑手蹑脚)

(7)学生说:那一缕幽香钻到了我们的心中,因为妈妈和爸爸的心是透明的,心心相印的。

(茉莉的香味为什么能钻到我们心里去呢?)是这份爱,这份爱是简单的,透明的,不需要豪言壮语,茉莉花是非常朴实的。

(这句话说得真经典,真爱就是这样平淡的,但是却是十分温馨的,它能钻到大家的心里)

(8)同学们,老师还发现了一段话,请大家关注一下第九自然段,看看大家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读)

读得非常好,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说:)

说得真好,就连阳光都有了感情,连语言都有了温度,请每个同学再读读这一小节,用心地读读,感受爱的阳光,感受爱的温暖,拿起书尽情地读读。

(9)学生读――齐读

(10)教师语言过渡:这里的一段景物描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说:太阳悄悄地探进来,体现了太阳也……这里的阳光和爸爸一样,也是希望妈妈早日康复)

我们对于课文体会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景物描写一旦融入了感情,就不单单是景物的描写,是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的,所有描写就成了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感情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话(学生读)

(11)哦,爱如茉莉,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是这样写的,齐读最后一小节(学生读)这里只要写一个就够了,为什么作者要写两个呢?

(学生说:表示强调,表示发自内心的,表示妈妈对爸爸的和爸爸对妈妈的)教师随机地点评

(两个会让这个爱如茉莉会显得感情体现得更深)

不错,有的时候是要读读。我们一起来读读。(没了,再读两个)

学生读,有什么不同吗?

(12)以前……,现在我真的感受到爱如茉莉,你的办法很好,我们就来读读。(教师板书:平淡无奇但又朴素纯洁)读读这句话

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能够让大家体会发现。

(在课后的报告中,薛特做了交代,说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会有些意犹未尽的地方,我的这节课也是这样,这篇课文中还是有很多让人感到真爱的地方,学生没有发现,我能也没有时间再去点拨了,但是,从总的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

三、课外训练拓展

同学们,在和大家一般大的时候,有一个字是说不出口的,爱,包容在同学之间,父母之间,妈妈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爱还可以如什么呢?有人会说爱如茉莉、爱如阳光,你们有什么高见呢?像老师这样写一句话,打一个比方。

板书: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朴素温馨

(如果你说的好,老师可以给你一篇更美的文章)这的确是个高招

学生说:爱如流水

学生说:爱如蜡烛、白开水、

我手中的爱全部送完了,我们的爱如同……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谢谢那些给我们爱的人给我们带来的爱。

(薛特的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这是属于他的风格:严谨但是不呆板,轻松但是不放松,深刻而又内涵。大家都觉得今天这节课是很能学到东西的,何况薛特在前一段时间上这篇课文时仅仅是利用了一个晚上的备课,真的是特级的风范了。

另外,有的人说上公开课需要学生的表现,我基本上同意这样的观点,学生能说会道,老师会解决很多困难,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薛特的这个班级的学生对于“真爱”的理解实在是太丰富了,不少同学对于感情、爱情都很有体会。什么把花送给自己心目中的唯一的白雪公主——妈妈,爱情需要两个人精心地呵护;真爱就是付出,这样你也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等等。天啊,学生怎么能说出这样精辟的话语,看来,广化小学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家长熏陶得太好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太好了,薛特的点拨、引导,太好了。

同事,我也产生另一个思考,如果这个班级的学生说不出来,怎么办呢?其实也是请教我们五备的同仁,如果上公开课,学生在你适当的引导下,谈不出什么东西,你会怎么办?当然,这首先是老师的问题,但是,作为上公开课的老师,你怎么办?)

挑战薛法根——《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蒋婉叶转贴自:江苏省寨桥中心小学点击数:1356

一、直奔主题: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天鹅的故事》中出现了三次天鹅的叫声。请你快速地找出这三次天鹅叫,想想这三次天鹅叫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表达了天鹅怎样的情感呢?

(生速读)

生:第一次是“克噜——克哩”,是在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天鹅们着急、失望的情感。

师:(相机板书:“克噜——克哩”)第一次叫声,其实就是故事的——。

生(齐):起因。

生:第二次是在一只老天鹅带领天鹅群破冰的情况下出现的,是激动人心的。

师:(相机板书:“克噜——克哩——克哩”)第二次叫声,其实就是故事的——

生(齐):经过。

生:第三次是在破冰成功后,是胜利的欢呼。

师:(相机板书:“克噜——克哩——克哩”)第三次叫声,是故事的——

生(齐):结果。

二、精读感悟:

师:在这三次叫声中,最能感动你们的是哪一次?

生(齐声而又激动地):第二次!

师:也就是文章的第?节到第?节——

生(齐):第五和第六节!

师:请你在这两个段落中,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或字词,然后读给同桌听,用心读出你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圈画后有感情地和同桌互读。)

生:我最感动的是“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写出了老天鹅为了同伴的生存,奋不顾身地破冰的情景。

师:你愿意把你的这份感动读给大家听吗?

生(有感情地读)。

师:多好的朗读呀,多深刻的理解啊,我相信在危急的关头你也会是那只老天鹅,为了同伴的生存挺身而出,是吧?

生(用力地点头。)

师:和他的感动是同一处地方的同学请举手。

生(大部分举手)

师:(出示小黑板)“老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句中,哪一个词语深深感动了你?

生:“重重”这个词深深感动了我,从这个词中我看出老天鹅把自己的疼痛、生死完全抛开了。

师:太了不起了,从一个词就品出了老天鹅的精神,你真是会读书啊!

生:感动我的也是“重重”,我觉得这个词写出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决心。

师:太感动了。

生:我感动的是“像石头似的”。

师:抓得好啊!“石头”这个词为什么会深深地感动你呢?

生:我觉得这个“石头”写出了老天鹅不顾身体的疼痛,勇敢破冰的精神。

师:理解得多透彻啊,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是不知道疼痛的,老天鹅知道吗?

生:知道,但老天鹅没有怕疼。

师:即使痛,他也不吭一声,就像一块——

生:石头!

师:是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再次深情地读。

师:天鹅们,来!站起来,请你们展开双翅——腾空而起——尽量高一点,来,重重地扑打——

生(伸出双手,高高举起,重重地扑打桌面。有几个同学痛得直吹手。)师:这样重重地扑打,痛吗?

生(齐):痛!

师:那老天鹅为什么还要这要——重重地扑打下去?

生:只有重重地扑打,才能把镜子般的冰面打破!

生:只有重重地扑打,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师: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生:(再次深情地读)

师:然而以生命付出的代价也只是使冰面颤动而已,这分明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啊,可是这只老天鹅是不是这样想的?

生:不是!

师:它第二次——

生(激动地齐读):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这哪里是一只天鹅呀,分明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

生(整齐而激昂地):勇士!

师:老天鹅头晕了,眼冒金星了,但它还是拍拍翅膀,艰难地站起来,第三次——

生(更深情地):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那么第四次、第五次呢?请你们拿出纸和笔来,写一写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吧!(配乐:《命运交响曲》)

(生激动地写,师巡视,请写得好的站起来。)

生:老天鹅头昏眼花了,但它还是坚强地站起来,再次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多么坚强的破冰勇士啊!

生:老天鹅的翅膀折了,腹部流出了鲜血,但它还是坚持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再一次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生:老天鹅实在没有力气了,但它还是不愿放弃,它对自己说:坚持!坚持!于是,它又顽强地站了起来!

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生:老天鹅奄奄一息了,但它想到它一个人的牺牲却可以换来一大群天鹅的生存,一股神奇的力量促使它又顽强地站起来!

师: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只!

生:老天鹅倒下了,经过前三次的重重扑打,它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它喘了口气,挣扎了一下,还是……

师:还是勇敢地站起来,是吗?破冰尚未成功,天鹅仍需努力!

师: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又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把此时的心情通过这句话的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激动地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读)。

师:除了老天鹅破冰的情景,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来读一读,好吗?

生:“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天鹅群在老天鹅的感动下,都加入了破冰工作。

生:我最感动的是“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它们齐心协力破冰,水面不断扩大,它们马上就有食物吃了!

师:是啊,团结就是力量!在这样一个团队面前,死神也怯步了!

生:我感动的是“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起,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师: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啊,来,亲爱的天鹅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同伴加加油吧!

生(激动,充满信心地齐读):克噜——克哩——克哩

师:那你们会读这三次叫声了吗?

生:会!(看板书齐读)

师:这三次叫声从悲哀到激动到欢乐,串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仿佛就是一首从低到高的旋律,仿佛就是一首歌颂和命运抗争的英雄们的赞歌,让我们再来引吭高歌一次!

生(再次看板书有感情齐读。)

三、情感升华:

师:看着这一群可敬的天鹅,听着这一声声胜利的欢呼,斯杰潘,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想,多可爱的鸟儿啊。我不应该伤害他们,还是走吧。

生:我会想,我怎么可以剥夺它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生存机会呢?

生:我会想,我应该保护那些鸟儿,不应该再猎杀动物。

生:我会想,这些鸟儿多么像人啊……

师:我看就是人,有时也未必会具有这样的品性啊!所以他——

生: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师:并且——

生:把那支枪一直挂在墙上。

师:一挂就是

生:30年。

四、拓展延伸:

师: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其实大自然中的很多动物都具有这样一种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在危急的关头,它们往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着一首首让人类叹为观止的生命的壮歌,请看《生命的壮歌》。

(生看拓展文章《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师声情并茂地读。)

师:当你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那些大自然的弱者——不,它们是大自然的强者,是一个个战胜命运的勇士,是一个个不向厄运低头的英雄,是一个个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强者,请你写一写你此时的感动吧!(配乐:《命运交响曲》)

生:生存的权利,永远只属于强者!

生:没有闯不过的难关,只要你坚持!

生:当厄运来临的时候,想想那只老天鹅吧!

生:团结起来吧,死神也会怯步的!

生:永不低头!

薛法根《爱如茉莉》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