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播放熊天平演唱的歌曲《火柴天堂》。)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曲子名叫《火柴天堂》,是根据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谱写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咱们一起来读课文1-4自然段段,老师一段,你们一段。好不好?
生:好。(播放钢琴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师开始范读,师读完第1自然段,生接着读第2自然段,依次读到第4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读,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我觉得她很可怜。
师:你从哪看出她可怜?
生:我从“天冷极了,下着雪”、“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还有“她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这些句子看出来的。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还有吗?
生:我觉得小女孩孤苦无依,当时人情很冷漠。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还有“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那你能读出这种孤独、悲凉的语气吗?
(师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师:刚才大家读的真好。下面我们继续。(继续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师范读,生接着读)
二
师:第一次擦燃火柴,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第一次擦燃火柴根数是一根,产生的幻想是大火炉,为什么产生这个幻想,因为她太冷了,她渴望得到温暖(师适时提问。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出那种渴望温暖的语气吗?)
师:第二次,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第二次也是一根。
……
师:第五次呢,谁来说说?
生:第五次是一大把,产生的幻想是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幻想?
生:因为现实太恐怖了。
师:嗯,不错。还因为什么?
生:还因为现实很痛苦。她想摆脱这种痛苦。
师:是的,这一次次幻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忍。(打开影片片段,加深感悟)
三
(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生聆听录音)
师: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探究这两个问题,(幻灯片出示以下问题)。
A.“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
B.“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应该怎样理解?
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生:我觉得这是小女孩的幻想,说明了小女孩活在世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她要想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死亡,只有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
师:嗯。你太棒了。是的小女孩要想幸福,要么死亡,要么……(适时提问要么什么?)
生:要么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
师:是的。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师:那么,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
生:我觉得第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在临死前,由于产生了种种美好的幻想,所以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是指也许小女孩只有死了,才是幸福的。
师:你说的真好。咱们握握手。那谁能看出来,这句话中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师:还有呢?
生: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
师:那你们觉得这个命运悲惨的小女孩,谁都会关心她呢?谁都会爱她呢?
生:她奶奶。
师:还有谁?
生:她妈妈?
师:你怎么知道她妈妈就爱她呢?(补充:小女孩的母亲生病了,卧床在家无钱治病,而她卖火柴的钱是家庭的唯一收入)
师:还有谁?
生:还有作者。
(出示安徒生图片)
师:还有谁?
生:还有……
师:还有课文后的一个小同学
生:(恍然大悟)刘倩倩。
师:对,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五
师:还有谁?
生:……
师:当然还有你们呀!请大家下去之后,完成这两项作业:假如小女孩来到了你们中间,你们对小女孩说写什么呢?把你们的心里话写下来。还有请改写课文,让小女孩成为一个幸福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