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原文说宋初的词作主要是自然清新的小令 C柳永几乎没有扩大词的题材范围,他的贡献是在创意和创调两方面D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是说苏轼的,不能用来说整个豪放派)2.C(这一项是讲整个宋代是婉约派的天下的原因)3.C(文中只是就艺术成就而言,没有说思想境界)4.创意和创调。创意即能做到情景交融;创调是指创造了慢词的形式。5.C(切切:诚恳)6.C(①⑤不是)7.侧重于暴露封建时代官吏的罪恶 8.(1)所以为官的人常因迫不得已(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2)让虎狼来放牧猪羊,而希望它们繁衍滋生,怎么能够得到呢?(3)难道是上天不仁义,鼓励、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豹蛇虺(一种毒蛇)一起危害百姓吗?9.诗人从红梅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两个方面来刻画红梅疏懒不群,“怕愁贪睡”,不合时俗,孤高瘦傲,迎风斗雪而不愿与百花争艳的形象;这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10.作者所说的梅格就是红梅的内在品格,即以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所显示的坚强与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的内在品格。11.颜色、形态、神韵。荣与哀、生与死交替进行,促进事物的发展,应平静地对待这一切。12.写春叶是为写落叶作铺垫,在对比中揭示文章主旨。13.“残酷”是针对“鼓满着憧憬的叶子”而言,落叶不再温柔和美好,带走了生之欢乐。“往昔的回忆”则指对可爱和欢乐的春叶的留恋。14.C
附:文言文翻译
与人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之内(即中央政权机构)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州一级的长官)、县令,其次为佐(州县长官的辅佐)、史(掌管文书的官吏)、胥徒(胥是承办书牍的僚属,徒是官署中的差役)。像这样的人,级别不同,但都属于官员。
古代君民之间相安无事,所以不紧缺官吏,人员不多。陶唐氏(远古部落名,其首领为尧)、虞氏(远古部落,其首领为舜)设置官制,这是可以考查的,这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贴近百姓的需要)。选择有才学并且高尚的人,但贤士又不愿意做官。上古之世的志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国君求访他们,诚恳相待恐怕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迫不得已(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以危害人民的人治理人民,因为惧怕(百姓)作乱,严密的防范不得不周备,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发不堪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的虽无采邑的奉养,却也依靠(在衙门里的差事)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不贤之人和游手好闲之人混入官吏的行列。让虎狼来放牧猪羊,而希望它们繁衍滋生,怎么能够得到呢?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忧惧安乐而渴望危难啊?(这样一来)好像应该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夺取他们的食物,不得不使之发怒;耗尽他们的气力,不能不使之怨恨。人民的作乱,是由于夺取了他们的食物;人民的危难,是由于耗尽他们的气力。而号称治理百姓的人,耗尽人民的气力而使他们危难,夺取他们的食物而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上天诞生了这些民众,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皆能够自食其力。如今治理百姓的人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人民的财物,搜刮而得到它们,不也同盗贼之心吗?盗贼危害百姓,一有盗贼就予以消灭(刚站起来就倒下),(因此盗贼)没有达到很厉害的地步,是存有害怕顾忌的缘故。官吏没有害怕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百姓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杀。难道是上天不仁义,鼓励,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豹蛇虺(一种毒蛇)一起危害百姓吗?然而拿它怎么办呢?说:得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启用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安危,不是还要好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