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课堂课堂实录(含说课及反思)
◇ 佚名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位朋友,请看——(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 生:一棵树! 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 生:这是一棵粗壮的树。 生:这是一棵茂盛的树。 师:请看第二位朋友——( 教师在大树上贴上一只小鸟的图片) 生:一只鸟! 生:这是一只美丽的小鸟! 师:(深情描述)这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为大树唱着动听的歌。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读! 生: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请大家翻开书本51页,放声朗读课文,尽情地和课文交流、对话,看看你有哪些收获。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也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听到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真高兴,相信你们一定有所收获。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都可以说。 生:我体会到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们的感情很好。 师:你很会读书。 生:我发现了鸟儿是一只十分守信的鸟。 师:你用心在读书。 生:我觉得小鸟和树很友谊。 师:你是想说小鸟和树有真挚的友谊吧? 生:是的。 师:你会感受,但是要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啊,初读课文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 三、研读课文,倾心对话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从课文中体会到鸟儿和树是—— 生:好朋友。 师:(板书:鸟儿、树、好朋友)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小鸟和树是好朋友?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出示相关语句,将两个“天天”着重指出)他们一个天天唱,一个天天听,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他们的感情好到不想分开。 生: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师:你能读出他们的快乐来吗?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生:(摇头晃脑地)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可惜,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小鸟要飞到南方去。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的情景。 师:(出示树和小鸟分别时的对话)自由读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他们此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你们听出鸟儿和树的心情了吗? 生:难舍难分。 生:依依不舍。 师:让我们读出他们的依依不舍。请你找一下你的好朋友,来读这组对话。哪对朋友先来? (一组学生走上讲台对话,教师读旁白)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他们读出了舍不得分开。 生:老师也觉得他们读得不错。但是我有个疑问,小鸟为什么不说“我明年春天回来”,而说“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呢? 生:这是小鸟向树许下了一个承诺。 师:真好,他是在向朋友许下明年春天一定会回来的诺言呀!应该怎么读呢? 生:要坚定! 师:请再读一次小鸟说的话,好吗? 生:(认真地)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非常坚定,读得好!掌声欢迎他们上位!哪两位好朋友再来试试? (又一组学生走上讲台对话,教师读旁白) 师: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感觉到了,这对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师: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说的话,女孩子读小鸟说的话,我们一起来对对话,好吗? 生:好! 师:准备。 (学生男女分角色读,学生模仿语气) 师: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呀,坚定些,再坚定些!读! (学生再次分角色读,女孩子语气非常坚定) 师:(深情描述)他们就这样怀着美好的愿望,依依惜别。冬去春来,小鸟飞回来了。可是她看到什么情景? 生: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师:(简笔画下树根)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开始寻找。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在寻找? 生:小鸟可能问了一个又一个人。 师:是啊,她想着一定要找到树。 生:小鸟冒着被小孩的弹弓打中的危险。 师:小鸟冒着生命危险在寻找啊! 生:小鸟可能很累了,也不停下来休息。 师:小鸟不顾疲惫在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小鸟有三次询问的话语。 师:(出示小鸟的三次问话)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体会此时小鸟的心情。 ( 学生自由地练读) 师:想读了是吧,谁先读第一句?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你们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听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 生:我听出焦急了。 生:我听出了担心。 师:你们很会体会。谁再来读读?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小鸟多么焦急呀!谁来读第二句?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份焦急。同样是询问,第二句比起第一句,小鸟的心情有没有变化? 生:(异口同声)应该是更焦急了。 师:一起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那第三次问话呢? 生:更焦急了,也更担心了! 师:你真会说,就请你读读第三句。 生:(眉头皱起)“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老师看到你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感受到你心中的焦急了。 师:咱们一块分组读,请一组读第一句,二组读第二句,三四组读第三句。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老师感受到,大伙儿都焦急起来了。再读一次。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二组读下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他多么想知道呀。再来一次。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三四组一起来!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呀,一次比一次焦急。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 师:现在我们加上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来分角色读。(在小鸟的问话下显示树根、大门、小姑娘回答的话)老师想让同学们在四人组里合作练读好吗?四人各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开始吧。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练读,教师巡视聆听、指导) 师:请一个小组来读。 (四人小组成员站起来,对话) 师: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同学读出了小鸟的焦急。 生:其他三个同学回答得很流利。 师:(指着树根的简笔画)树根是大树的一部分,大树被砍了,树根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伤心。 师:一起读,读出树根的伤心。 生:“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我也感到非常的伤心。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分角色读,你们读小鸟的问话,我读回答的话。 生:(拍手)好!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师: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呀! 四、引导想象,补充留白 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声音低沉地)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相聚了。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文字)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鼠标点击第一个“看”)鸟儿在看什么?她是怎样在看? 生:(齐答)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 师:你觉得此时鸟儿在想什么呢? 生:树,我终于找到你了! 师:多么激动啊! 生:树,我来给你唱歌了。 师: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生:鸟儿在遵守自己去年许下的承诺。 生:鸟儿在用歌声歌唱她俩的友谊。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歌还是去年的歌,只是曾经欢快的节奏里已经充满了忧伤。(鼠标点击第二个“看”)这时,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假如你是小鸟,你想对灯火说什么呢? 生:朋友,我为你唱的歌,你听到了吗? 师:鸟儿告诉树,我已经兑现了承诺。 生:朋友,再见了! 师:小鸟真不忍心分手。 生:树,再见,我还会来看你的。 师:小鸟饱含着深情,她想他们还会再见面的。 师:(动情地)去年,小鸟和树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 生:好朋友! 师:(动情地)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树,因为他们是— 生:(语气渐强)好朋友! 师:(动情地)如今,对着已化为灯火的树,小鸟还是唱起了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 生:(语气高亢)好朋友! 师:(动情地)现在又要分别了,对着灯火,鸟儿是看了又看,因为他们是— 生:(感情爆发)好朋友! 师: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这最后三个自然段! (学生深情地读,有的孩子眼圈泛红) 师:(低沉地)小鸟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真挚的友情。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师:此时,看到你们充满感动的眼睛,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示“小练笔”:我想对说)你想对树说,小鸟说,或者课文中的其他角色,包括作者都可以。请你们提笔写一写。 (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请你们畅所欲言吧!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因为你们乱砍乱伐,分开了树和鸟儿,你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友谊呀!希望你们不要再砍伐树木了,不要再让更多的小鸟伤心了。 师:你说出了你的心理话,也说出鸟儿和树的心声。 生:我想对小鸟说: 小鸟,你别伤心,你这么诚时(实)守信,我愿意做你的朋友。 师:(看着该生写的话)你觉得小鸟是值得信赖的朋友,真诚地想和她做朋友,真好。只是有个小错误,诚实的“实”是果实的“实”,不是时间的“时”。 生:(语气高亢,充满感情)我想对小鸟说:小鸟,你和树在一起时,你那么真诚地为他唱歌;分别后,你那么辛苦地寻找树;现在,树化为灯火,你那么诚信唱起去年的歌。你真是一个好朋友! 师:你连用三个“那么”夸奖了小鸟,读得也很有感情! 生:我想对作者说:你为什么要写树被砍,要让树和小鸟分开呢?结局太悲惨了。 师:你多么希望有个圆满的结局呀!希望我们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世界才会变得美好。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师: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课题。(指着课题)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 生:(深情地)去年的树! 师: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了?留给我们思考,留给我们伤感,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 生:(更加深情地)去年的树! 师:下课!
附: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 小鸟------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鸟“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以及她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鸟“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角色的心理。 【教学方法】 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对话,以情导读,以读促悟,悟中激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略)
我的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它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作为教者,我在反复朗读、揣摩文本时,为荡气回肠的深情感动着,为忧伤惆怅的结局感伤着。我想,我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感动。 这是我的课堂预设,在生成时,我努力做到,以师之情激生之情,以文之情激生之情,让情感在课堂上迸发出火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2、以情导读,以读促悟,以悟激情。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如我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用多次换角色的方法来朗读,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渐渐地,学生们走进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情感。看着学生的表情变得着急、担心、难过时,我知道故事已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文章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和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了补白。既然是想象,就没有标准答案。我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地肯定,鼓励他们。如最后的小练笔,我想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想对谁说),就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并进行了交流。学生们有赞美、安慰小鸟的,有对伐木人提建议的,还有对作者说希望有圆满结局的……我想这是学生对文本最好的解读。 遗憾的是,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体现最充分的是读,但在读的评价上做得不够细致。如学生分四人角色朗读,有个男孩把小鸟的焦急读得不够,我没有指出,进行指导。又如学生评价学生的朗读,反复只说“很好,很好”时,我的引导只有单一的“好在哪里”。如果在朗读的评价上更具体细腻,学生的读会更充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会更深入。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2期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3期
-
佚名: 怪才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