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羊城晚报》专门针对中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主题就是中学生到底对鲁迅知道多少。具体的调查问题及其结果如下:
问题1:你是如何了解到鲁迅的?
结果:喜欢他的文章,通过文章了解到他本人的占13.9%;因为周围人谈论,所以知道他这个人的占2.8%;无需刻意了解,因为教材了解的占38.9%;老师要求去阅读他的文章的占38.9%。
问题2:你对于鲁迅的文章有什么感受?
结果:没印象,只在教材中看过那么点,完全不在意的占13.9%;有点印象,写得有点晦涩,半懂不懂的占36.1%;感觉还不错吧,很有思想的占36.1%;很有深度的文章,经常阅读,每次读都有很深刻的感受的占8.3%。
问题3:这些鲁迅的诗句,你听过几个?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结果:都没听说的占13.9%。听说过1-3的占58.3%;听说过4-6的占19.4%;听说7-8的占2.8%。
问题4:你认为鲁迅给你学习语文哪方面的启示居多?
结果:认为对写作文有指导作用的占11.1%;认为多读鲁迅能够开阔知识面的占22.2%;认为能够提高思想觉悟的占47.2%;有其它启示的占13.9%。
问题5:你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结果:认为晦涩难懂的占19.4%;认为阅读有一定难度,但能大体掌握的占61.1%;认为容易理解的占11.1%。
问题6:你认为鲁迅的作品在当今还有现实意义吗?
结果:认为仍具有深刻的意义占38.9%;认为有一些意义的占 36.1%;认为毫无意义的占 8.3%;不知道的占11.1%。
问题7:如今对于鲁迅的评论,你赞同哪些?
结果:认为鲁迅尖刻,不近人情,有泼妇骂街,口无遮拦之嫌的占16.7%;认为鲁迅太世故,他挣着国民党的卢布,却为共产党办事,又至死不加入共产党,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的占36.1%;认为鲁迅是中国最有骨气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的占63.9%;认为鲁迅是一个以冷峻著称、怒骂而成文章的人的占52.8%;认为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的占66.7%;认为鲁迅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时期的集大成者,他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开一代风气的里程碑式的文学宗师的占50%。
问题8:鲁迅给你的印象主要是什么?
结果:认为鲁迅是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的占75%;认为鲁迅是一个奔放的社会评论家的占47.2%;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占47.2%;认为鲁迅是一个高不可攀而敬而远之的人的占19.4%;认为鲁迅是一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睚眦必报,喜好争论的占13.9%;认为鲁迅仅是年年语文书里都有的作者的占52.8%;认为鲁迅是国人精神上永远的警钟的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