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702

[ 佚名 文选 ]   

《东藏记》嘲讽钱锺书夫妇

◇ 佚名

  曾在小说中影射与嘲讽过不少当时名人的钱锺书,不幸也成为了别的作家笔下嘲讽的对象,其夫人杨绛也被一并嘲讽。嘲讽钱锺书夫妇的这部小说,名日《东藏记》。
  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东藏记》,是女作家宗璞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这部作品取“东躲西藏”之意,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小说《东藏记》中有一对留洋归来的青年教授尤甲仁、姚秋尔夫妇。家住“刻薄巷”,以刻薄冷漠、造谣生事著称。他们刚刚登场的时候,“说话都有些口音,细听是天津味,两三句话便加一个英文字,发音特别清楚,似有些咬牙切齿,不时互相说几句英文”。有教授想试他们一试,询问《诗品》中“清奇”一章,话还没有说完,尤甲仁便将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问到一处疑难,尤甲仁马上举出几家不同的看法,讲述得很清楚。这时,其妻姚秋尔面有得意之色。
  对方又问:“这几家的见解听说过,尤先生怎样看法?”尤甲仁微怔,说出来仍是清朝一位学者的看法。写到这里,作家宗璞忍不住借书中另一个人物之口发表议论说:“读书太多,脑子就不是自己的了。这好像是叔本华的话,有些道理。”
  小说中还有好几处提及这对年轻的教授夫妇。“他们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若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射猎必须打中活物才算痛快,只是闭门说说会令趣味大减。”作者对这对夫妇的讽刺意味非常明显。小说中还写到,中文系安排尤甲仁演讲,他讲“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大段背诵莎剧和《牡丹亭》的片断。虽然内容丰富生动,却没有说出比较的是什么、思想上有什么同异、艺术上有什么差别。同学们听了,有人赞叹,有人茫然。
  这夫妇两人在书中还吹捧彼此。姚秋尔说:“甲仁在英国说英文,英国人听不出是外国人。有一次演讲,人山人海,窗子都挤破了。”而尤甲仁说:“内人的文章刊登在《泰晤士报》上,火车上都有人拿着看。”看上去好像神仙眷属,夫唱妇和,好不让人羡慕。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这两个人物,显然是在影射钱锺书、杨绎夫妇。
  以讥弹时人见长的刻薄大家钱锺书。被宗璞也狠狠地在小说中刻薄了一把,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幽默吧。

《东藏记》嘲讽钱锺书夫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