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持 饶杰腾
《国文月刊》第8期(1941)、第13期(1942)刊登了余冠英先生的《信与达》《说雅》二文,余冠英先生说:“严又陵先生论翻译,提到‘信’‘达’‘雅’三大要务。这现成的三个字,如今来作为写作文章的标准,似乎是很适用的……”何谓“信”?何谓“达”?“信”与“达”是什么关系?请读读下面的摘录。
“信”字在这里的意义相当于“修辞立其诚”的诚字,若换一个更习用的词儿,就是忠实。……就写作论。便是忠实于所写。
所谓忠实,在这里应有两层意义,一、作者所写的确乎是他的思、感、见、闻、想象。二、对他的思、感、见、闻、想象,确乎用了最大的努力去表现。
人类最有价值的话是老实话,最中听的话也唯有老实话。所谓诚信的文章,也不过是说老实话与老实说话而已。
社会本有许多力量足为说老实话的障害,即如名与利即是障害中最显著的两种。……而文字本身也就是诚信的最后一重障害。
文字是须要用技术来驾驭的,如驾驭乏术就不免反为文字所驱使。而不得不处处迁就文字。迁就当有程度的限制,到了变更原意,甚至牺牲原意去迁就它时,就陷于不诚不信的地步了。
所谓“达”者。就是使“了然于心”的东西“了然于手与口”而已。
……文章产生有两个步骤,先是作者心有所知(或感),然后笔有所言。……“确”“明”“尽”三个字可以做“了然于手与口”的注脚,也就是“这”的三大要素。
“确”是“达”的基本条件,不能“确”便谈不到“明”,纵然能“尽”也毫无用处了。
“明”是“达”的要素,“达”是文章的目的,文章贵明,自然是合理的说法……
“尽”是“达”的另一要素。所谓“尽”就是发挥充畅,题无剩义。……“文情未至”就是不尽。“其理其事之情未至”,就是不迭。由此可知“尽”与“达”的关系。
“雅”不仅和“美”有关,同时也和“真”与“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