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国汉字文化的游艺性,使字(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所作的诗与联称为“回文诗”与“回文联”。这种诗联无论顺读、倒读,文字一样,文句通顺,可谓是我国诗联苑中的奇葩。史上不乏构思奇特、组合巧妙的回文诗联,读来别有情趣。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
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这是梁朝简文帝的一首《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这首诗倒过来读则成为: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
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
顺读、倒读皆借景抒怀,寄寓了简文帝登基后对时势日艰的感喟。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痴?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是宋人李禺作的《寄怀一首》,巧妙地把双重情包含在回文诗中。顺读这首诗,是夫忆妻之情。那么,把这首诗倒过来读,又将如何呢?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痴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奇哉,妙也!一下子又竟变成了妻忆夫之情。上下两诗对照,意境贴近,相映成辉。
满座老舍客;
客舍老座满。
这是北京前门“老舍茶馆”中的一副回文妙联。顺读倒读此联,足见茶好客多。既点出了老舍茶馆的特色,又巧妙地揉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的赞赏和热爱。
菊状龙鳞龙状菊;
花如玉鉴玉如花。
据说1990年秋,四川自贡市举行了一次大型的省级菊花展览会。该市诗词学会会长朱承义先生为大会撰写了这副回文联。此联构思奇巧(上下联首尾巧妙地嵌入了“菊花”二字,突显了这次花会的主题),全用比喻,写得形象生动,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整副对联清新婉丽,给花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者提示:汉字的无限魅力在上述的“回文诗”与“回文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仔细阅读,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