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之后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还出版了不少杂文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内容概述】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 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其中,《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五猖会》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范爱农》追叙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不满社会黑暗、追求革命的行为,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此外还有《二十四孝图》《无常》《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精彩片段】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①,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①【注释】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我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1907年7月6日,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慷慨就义。
【赏析】
此段写“初识爱农”。开篇写徐锡麟被杀,许多人主张谴责清政府,身为其学生的范爱农却表示反对;讨论谁拟写电文,他又冷嘲热讽,话中带刺。这似乎太不近人情,以致引起“我”极大的愤慨,但其实这里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范爱农对清政府不抱任何幻想,与后文范爱农积极投身革命、勤奋工作、忘我的爱国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人物速写】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尽管都很平凡,但是因为没有民族歧视,让人感觉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衍太太:鲁迅表面上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她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考题派送】
中考链接
1.(山东省•潍坊卷)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 )
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
2.(浙江省•温州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新题展示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
__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孔乙己 B.寿镜吾老先生
C.藤野先生 D.范爱农
5.《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请你简单介绍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