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 佚名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以前见过我吗? 生:没有 师:这是第一次见面,肯定比较陌生,是吧! 生:是 师:那么大家再向下看,今天来了这么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看着这么多的老师,你们心里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是吧!好,那么一般情况下,人在紧张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来什么呢?来,你来说 生:冒出一身冷汗 生:就是全身颤抖 师:手会发抖,那么腿会怎么样呢? 生:心跳加速 师:心跳加速,腿会发软 师:好,那么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还比较陌生那么如果,我们通过这节课的了解以后,我们彼此之间有了了解后,我们就会成为什么呢? 生:朋友 师:好,那么想不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呢? 生:想 师:想的请把手举起来对,那位同学举得非常高,非常有诚意,好,好,咱们把手放下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告诉我们的 师:老师告诉你们的,好,你说 生:屏幕上面还有 师:你是个观察仔细的孩子,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好,老师来自哪里呢? 生:陕西 师:是的,来自陕西西安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去过西安的?你去过吗? 生:我去过! 师:你对西安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知道西安有兵马俑 师:秦始皇兵马俑 生:我知道那里还有大雁塔 师:对,大雁塔 生:我去过那里的大唐芙蓉园 生:我去过秦始皇墓 师:看来大家对西安了解的非常多,那能不能介绍下你自己啊?你来 生:我叫 ,今年十岁了!在实验小学上学 师:好,还有吗? 生:我叫 ,今年在实验小学4年级1班上学 师:好,还有吗? 生:我叫 ,今年在实验小学4年级1班上学 师:好,还有吗?你来! 生:我叫 ,我在实验小学4年级1班上学 师:能不能说一些其他的?爱好 ? 生:我叫 ,我的爱好是发明创造 师:看来大家已经介绍了自己,那么还有许多同学想介绍的,那么把这个机会留到我们的课堂上,等会儿我们来认识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西安许多同学已经去过,也了解过了,那你知道在古时候的西安它又叫什么吗?你来 生:秦国 师:秦国当时的国都在咸阳好,古时的西安又称长安,有长治久安的意思,同学们,在汉与唐时期,长安尤其的繁荣,特别是在唐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人,你知道哪些诗人吗?你来! 生:我知道李白 师:能不能背上一首李白的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如果能再有感情些,那就更好了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背得倒不错,但这仅仅是在读字,谁来有感情的读一下!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是不是有点紧张? 生:恩 师:好,是这样,不要紧张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真棒,小诗人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首诗,我来读第一句,如果你们知道,就一起请接下去好吗? 生:好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遥知兄弟登高处, 生: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生: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 师:是的,这首诗是王维17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在古都长安所做的,同学们,王维当时17岁,不仅才华横溢,就对人生之间的离情别处理解的如此的深刻,可见,他能写下这样的千古名篇,与他的一些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其实、王维还与宁夏?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赞美生在沙坡湖的黄河岸边好了,经过现在这段谈话后,你们还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好,手还发抖吗? 生:不发抖 师:手还发软吗? 生:不发软 师:心还跳吗? 生笑 师:如果心不跳那就坏了,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上课吗? 生:可以 师:好了,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啊,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来欣赏他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接下来,请大家把书翻到101页,老师来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来先读一读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好开始吧! 生读课文 师:好了,谁来说一说,从课题手中你读懂了什么?好你来说 生:我知道了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的? 生:送 生:我觉得这是一首很有情分的师,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看出的 师:从课题中 生:送元二使 师:送谁呢? 生(齐):元二使 师:元二在这里是王维的朋友,他姓元,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因此称他为—— 生齐:元二 师:如果一个人姓董,在兄弟中排行为老大,我们称他为: 生:董大 师:董大,《别董大》,这也是一首送别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好,从课题中你还懂得了什么? 生:这是在安西,王维送元二使 师:有么有不同意见?是在安西吗? 生:不是驶向安西,是从安西往外走,是送元二驶向安西 师:在这里,驶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出使 师:谁出使安西呢? 生:元二呢? 师: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 生:王维 师:对,是的王维,送谁 生:元二 师:出使安西,知道安西在什么地方吗?好,你来说 生:安西在陕西 师:是吗?你来 生:安西,是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师:对,你一定预习了,很好下面谁来读一读课题,好你来读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注意,在元二后面稍微停顿下 生再读:送元二使安西 生2:送元二使安西 生3:送元二使安西 师:送元二使安西 生齐读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注意看大屏幕,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自己读自己的,读到你满意为止 生自由读 师:好,谁先来给大家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都通诗句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他不仅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而且还带上了自己的情感好,你来 生读 师:非常的准确!谁在来?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题目怎么读?送元二——使安西 生读 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读的非常准在这首诗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有一个字读错了,好了,看一下,这是一个多音字,那我们可以判断一下,根据不同的意思,在这首诗中应该读什么呢? 生:舍shè 师:那么客舍是什么意思? 生:旅店 师:对,旅店的意思同学们,舍,不仅是多音字,而且是我们教材中需要会写的!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怎么写的 师:舍:是个会意字,因此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面人与一字是屋顶,十子字架放正中,口字根基定要稳,一所房子就建成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写字的纸,来把这个字写两遍,在写字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姿势要正确,头要正,身要直,臂要?,足要安来,开始师:写两遍,好多同学已经写好了,写好的,请放在桌上好了,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好,我们再根据要求来读读这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预备——起 生齐读 师:好的,大家读的声音真响亮好,同学们,读懂了,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古诗,这是我们学古诗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首诗,结合注释,想想古诗写了什么? 生轻声读课文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了哪些诗句!好,你是说词语还是读懂了诗句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思是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送元二和他离别 师:好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这杯酒喝完了,元二就走出了阳关,王维就在阳关没有了故人 师:好,谁能再来说得具体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就是西出了阳关就没有了比我们更好的朋友了 生2:朝雨的意思是早晨下雨 师:对,早晨下了一场怎样的雨? 生:非常大的雨 师:恩?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来 生:应该是早晨下了一场小雨 师:为什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下来了一场小雨? 生:邑轻尘! 师:从哪个字? 生:邑 师:邑,是什么意思呢? 生:湿了 师:对,湿了路上的尘埃说明是一场? 生:小雨 师:那么谁能句子连接起来再说一遍?好,你来 生:这种下起了小雨,路上的尘土 师:尘土怎么样了呢? 生:咸阳城的清晨下着小雨,很下的雨打湿了路上的轻尘 师:湿了地上的尘埃,这就是润物细无声谁能再说说第二句的意思,好,你来 生:第二句意思是客舍周围的青青的柳树的颜色更加青青了 师:为什么更加青青了?你来 生:因为早上下了一场小雨 师:在细雨润物中,柳树的颜色更加 生:鲜艳 师:那么谁能把前两句连起来说一说呢?好,你来 生:意思说渭城早上一场零星下雨,滋润了路上的尘埃,客舍周周的柳树在雨水中显得更青了 师:这样的景色怎么呀?是啊,那你能不能带上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 生: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你觉得他读出了这样的美了吗? 生:读出了 师:好,读出了,谁再来读一读 生: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好,谁来说一说后一句什么意思?好,你来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思是,请你再干一杯别离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师:在这里故人就是什么意思呢? 生:老朋友 师:不仅在这里是老朋友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故人也是指? 生:老朋友 师:好,那么接下来,谁能用完整的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整个诗的意思呢?好你来 生:咸阳城的清晨下着小雨,打湿了地上的尘土,旅店旁边的柳树都显得更加亭亭玉立了,王维好像再向元二说请再饮一杯酒吧,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个老朋友了! 师: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再一起读读这首诗送元二使安西 生齐读 师:好,同学们渭城的景色,美丽吗? 生齐:美 师:然而就在这么一个美丽的早晨,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渭城在古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因此被称为渭城而阳关在今甘肃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当时的阳关以西就是那么遥远这又是一幅怎么样的画呢?一路上云山浩渺,大漠茫茫,黄沙漫天,举目无亲,陪伴他的是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从渭城到安西总共3000多公里,就算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得用上整整半年的时间同学们,这就是元二一路所经之处,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触的?你来说 生:我感觉元二当时很艰苦 师:路途非常的 生1:遥远 师:还有 生2:人们现在不保护地球,让那些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故址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元二一路上特别的艰辛 生3:我觉得元二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累了,再看见这一幕,肯定要累趴下了 师:好,说不定啊元二一路非常的辛苦,非常的艰辛那么作为王维的好朋友,他知道这些吗? 生:不知道 师:同学们,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经有诗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离别的日子里,王维深知元二此行的艰辛,在这一刻,王维心里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呢?现在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说 师:好了,谁来说一说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心里会想些什么?对朋友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觉得王维这时心里很伤心,因为多年的好朋友,就在此时离他而去了 师:为什么会伤心呢?因为在这时侯对朋友很—— 生:思念 师:思念?对吗?还可以怎么说 生:他会对老朋友觉得惋惜 师:惋惜,你来 生:恋恋不舍 师:恋恋不舍,除了恋恋不舍还有吗?你来 生:王维心里很伤心,他希望元二能快点回来,和他重逢 师:对希望他早点回来还有吗?你来 生:王维就想王维肯定恋恋不舍,想老朋友到了阳关没有朋友,要记得给我写信 师:对,还有吗? 生:元二,你就要出使安西了,安西好遥远,而且还要跋山涉水,希望你好运 师:好个之心的朋友啊 生:王维希望元二能多陪他一会儿多在这里多呆一会 师:这是对朋友的留恋,那么想一想,此次元二是奉着朝廷的旨意去安西的,肩负着建功立业的伟任,想一想在这离别的时刻元二还会对他说些什么?他又希望怎么样?好你来说 生:他希望他朋友也和他一起去 师:是谁去呢? 生:元二 师:是元二吗? 生:应该是王维,王维希望元二不要去,留在这里陪他 师:是吗?有没有不同的? 生:元二说,王维你在这里等我,等我出使完朝廷的旨意后,向皇上辞行后就回来陪你,你一定要等着我啊 师:好,想一想,在这个时候王维还会希望朋友怎么样呢?他这次是带着朝廷的使命去的,如果是你,你希望他怎么做 生:如果是我,我希望他能完成使命 师:这是对朋友最好的 生:使命 师:好,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的王维他一定充满了对朋友的留恋,还有对朋友的关心关起,同时呢,还有对朋友最好的 生:祝福 师:然而在这离别的时刻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学们,此时此刻,这还是一杯简单的酒吗?这酒中还包含了王维的什么情意?包含了什么? 生:恋恋不舍之情 师:好,带着这种感情,你来读一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充满了留恋还有呢? 生:对他的朋友充满了关爱 师:既然有这么多的关爱,一杯酒够不够? 生:不够 师:那我们就来多几杯酒读一读课文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除了留恋,除了关心,还会有什么? 生:还会有王维对元二的祝福 师:好,你来读一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好,数不清这是第几杯了,可是,喝了这杯酒,元二就要启程出发了让我们也一起举起酒杯再送元二一程吧!劝君更尽一杯酒——预备起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同学们,在这里离别的时刻,酒逢知己千杯少,离别方知故人情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配乐朗读一生读 师:你已经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了,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了 再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节奏自己的理解来了 再指名读 师:你已经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等到有一天,你能刷刷刷写出到纸上来,你就是诗人好,你来 再指名读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生:好 师配乐朗读 师:好,一起来 配乐生齐读 师:细雨如丝柳色青,离别情深意更浓根据这首诗,人们把它谱成一首曲,叫《阳关三叠》,也叫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想听一听吗? 生:想 师:老师来唱 老师配乐唱诗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好吗? 师生共唱 师:当时一杯酒,千古仍唱曲三叠,一杯酒,一句话,一首诗,一声情,同学们,让我们现在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画面,背诵这首诗,预备起 学生背诵古诗 师:人生自古多离别,要想真正理解那段穿越时空的离别之情,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去品味这首诗好,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在学习这首诗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首先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我们运用了读准字音的方法 师: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句,好,其次呢? 生:其次是结合古诗,理解诗句 师:然后呢 生:联系生活,体会诗情 师:最后呢 生: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些好的方法,同学们,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我们写出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地离别之情,那么当朋友远去之后,诗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接下来,让我们欣赏王维的另外一手送别诗《山中送别》同学们可以结合我们刚才总结的学习古诗方法,也可以总结我们平时的学习经验来读一读这首诗,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好,现在开始吧! 生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师:好了,同学们,哪个小组先来给我们读一读,你们是一个个读呢?还是一起读呢? 小组齐读古诗 师:好,非常好你们是一起读呢还是 小组齐读 师:你们读的非常棒,特别是把最后一个标点我们一起再来把最后两句读一读 好,谁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吗?好,你来很难说,但是老师相信你们能说 生:山中把老朋友相送之后,太阳落山的时候把——日落了,把柴堆掩盖了 师:是吗?太阳落山后,诗人回到家里关闭了家门后两句谁能来说一说 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意思是,春草明年还能绿,但是王孙明年还能不能归来? 师:王孙在这里就是—— 生:老朋友元二,故人 师:那么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作者很想念王孙 师:很想念王孙,就是很想念他的什么? 生:老朋友 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听到了朋友的召唤,你明年还会不会回来啊? 生:会 师:即便是不能回来,但我也相信啊只要友情在,哪怕天涯海角,我们的心也在一起,这就是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这也是送别诗中的名句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古诗中还有很多有关送别的诗句,下课以后我们可以搜集这样的名句,搜集出来读一读,背一背最后还留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把《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最后老师还想借用高适的送别诗送给大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宣布下课
陕西 方会通 一等奖 版本: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 执教者:陕西 方会通 整理者:浙江省安吉县昆铜小学 懂懂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20日15:00—15:40(第一会场下午第二节)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2期
-
佚名: 微博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第3期
-
佚名: 怪才 /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