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83063

[ 佚名 文选 ]   

吃鸡蛋等

◇ 佚名


  石头与金子
  
  一个守财奴,非常有钱,又非常吝啬。他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换成了一大块金子,偷偷埋在墙根下。之后,守财奴不断地到那里查看,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个仆人的注意。仆人趁他不在家时偷走了金子。守财奴发现金子丢失后,万分悲痛。他的邻居见状说:“你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痛苦,拿一块石头放在原来的地方,就当那是一块金子好了,你既然不想用它,那么石块与金子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
  
  代价
  
  什么是美?一位作家说,繁多的统一才是美。不管这个定义是否完善,它确实道出了美的一大特征。如果男女老少都穿中山装或长袍马褂,同现在多姿多彩的服装相比,哪一种更美呢?统一规格的火柴盒式的楼群同式样繁多变化万千的楼群,哪一种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呢?就是在思想领域,繁多也远胜于单一。中国思想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是思维活跃,百家争鸣时期。包括先秦、魏晋和现代的“五四”时期。倒是儒术独尊,道学一统的时代,思想的僵化不仅导致文化的衰落,也使社会一步步陷入僵化的境地。
  
  吃鸡蛋
  
  朋友的女儿身体较弱,朋友就坚持每天要她吃一只煮鸡蛋。一天,女儿忽然问:“爸爸,你小时候每天吃鸡蛋吗?”朋友以为给女儿以切身教育的机会来了,说:“我们小时候一年也难得吃一个鸡蛋!”正当他准备讲当年生活的穷苦时,哪知女儿把话抢了过来,说:“那你们小时候太幸福了,我就讨厌吃鸡蛋。”弄得我的朋友哭笑不得。
  
  画眉鸟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她为我一个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她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就安静了下来。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我还看到她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笼子跟前,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我想,这正好,我还不知道怎么科学地喂养她呢!可是接下来的一天早晨,它却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这是怎么回事?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威利来看我的父亲,我把这只小画眉的遭遇告诉他,他说:“孩子,你可能不知道,当一只母美洲画眉发现她的孩子被丢到笼子后,就一定要喂给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她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锁匠
  
  锁匠一年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老了的时候,他打算把手艺传给他的弟子。最后挑中了两名年轻人,他分别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他们开,大徒弟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而二徒弟用了近20分钟。大家都以为大徒弟必定是他的传人,这时老锁匠却问他们保险柜里有什么,说回答完这个问题他才能做决定。大弟子以为自己稳操胜券,连忙抢着回答说:“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而二徒弟则支吾了半天,说他只注意开锁,根本没有注意里面有什么东西。结果老锁匠宣布二徒弟为他的传人。大徒弟不服,说这样不公平。你猜老锁匠说什么?老锁匠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有职业道德,我们是修锁的,心中必须做到只有锁而无其它,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稍有私念,就会见财起心。我们是修锁的,但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打不开的锁。”
  
  搀扶
  
  1963年,美国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的得主是年过六旬的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颁奖仪式上,各界名流云集,接替肯尼迪就任总统职位的约翰逊也来参加这一盛典。当奥本海默走上主席台时,由于年老体弱,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见状,赶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他的手,说到:“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你去扶持。”
  
  用上所有的力量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小男孩气得哼哼直叫,拚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惟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求职策略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老板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早已全面了解了。
  
  执著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困难。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
  
  成功的标准
  
  美国汽车工业巨头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位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现有财产的100倍。福特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年轻人迟疑了一会,说:“老实讲,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只有那样才算是成功。”福特说:“一个人果真拥有那么多钱,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吧。”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福特这时开始帮助他,他们再没有提过那1000亿美元的事。经过8年的努力,年青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斯。
  
  打破常规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着。这时,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跑去,并迅速跳投篮,球应声入篮。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这就更有必要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可能化缺点为优点,化弊端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
  
  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吃鸡蛋等
目录

  •  / 李 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