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298

[ 佚名 文选 ]   

高中二年级(下)期末测试

◇ 佚名

  (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提防/提携 哄闹/诱哄 阿胶/阿谀奉承
  B,辣手/竦立 憧憬/瞳孔 禅宗/殚精竭虑
  c,恪守/贿赂 紧俏/剑鞘 逋逃/相辅相成
  D,孺子/懦弱 露面/漏洞 星宿/三天两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就在全球经济一蹶不振,一个又一个国家垂头丧气之际,风景却这边独好。去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五强中只有中国保持GDP正增长!
  B,城东有家刚开业的书店,他们的服务人员热情周到,对顾客相敬如宾,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
  C,置身于田野之中,只见那鲜花、绿叶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
  D,科学是美丽的,你一旦进入了科学的殿堂,就会感到又惊又喜,乐不思蜀。
  3,将下列语句组成前后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安宁。
  ①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②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③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宁很多④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⑤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
  4,有人说:“寻常的心境可以使人意态自若。”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6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①,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日:“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栽与俱归,立为师。西伯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九年,(武王)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0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居二年,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赈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武王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注]①螭(chi):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②旄(mao):牦牛尾。③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④逆旅:旅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其封姓,故日吕尚。 曰:说
  B,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 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C,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以:因此
  D,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都:建都
  6,以下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太公“多谋”的一组是( )(3分)
  ①修政,因其俗,简其礼②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日吕尚③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④载与俱归,立为师⑤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⑥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西伯打猎时在渭水河北岸遇见了太公,跟太公交谈,大为高兴,与他坐车一道返回,任命他为军师。
  B,齐国得到康公的命令后,从此获得了代替天子进行征伐的权力,成为大国。
  C,太公不仅为西伯,也为武王出了大量的好计策,武王继承王业后,观察各诸侯国是否心齐、攻伐商纣王、赈济贫民等也都是太公的谋划。
  D,吕尚向东前往封国时,因听了旅社里人的劝说,加快脚步,连夜穿衣上路,黎明时即到达封国。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3分)
  (2)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4分)
  (3)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有人说这首诗的前两句虽没着一个“幽”字,但却处处写“幽”,对此你是怎样看的?请简述理由。(5分)
  (2)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请略作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郑燮《题竹石画》)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沧浪之水清兮,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楚辞》)
  (4)是故无贵无贱____,道之所存,____。(韩愈《师说》)
  (5)老当益壮,____?穷且益坚,____。(王勃《滕王阁序》)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美丽的感恩灯
  寒雪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她照亮我们的前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有一种灯让我始终不能忘怀,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夜晚,家乡那处处燃放的萝卜灯。母亲告诉我,她的名字叫感恩灯。
  那是用青萝卜和胡萝卜l制作的。十五的那天,家乡的每家每户都要精心制作这种灯。清晨一大早,母亲会让我们早早起床,一家人吃罢香甜的汤圆,母亲就开始动手。先用清澈的井水把两种萝卜洗得干干净净,再把青萝卜_去皮,切成方形或圆形,掏空中心。然后,母亲会仔仔细细、一点一点在她的周围雕刻上不同的花,用柔软的棉花做芯,用豆油当燃料,一盏灯就算做好了。母亲会指导我们做简易的胡萝卜灯,保留她的圆柱状,只要刻上花边就行。我们还会叠一些小纸船,准备让小小的胡萝卜灯顺河远行。
  母亲边雕刻着花,边向我们絮叨着。这盏灯要送给你们故去的奶奶,感谢 她养育了你们的父亲;这盏灯要送给小河,感谢她浇灌了田野,让我们丰衣足食;这盏灯要送给井神,感谢她用清冽的甜水日日滋润着我们;这盏灯要送给碾、磨等,感谢她们一年的劳碌,忠诚地为我们服务。
  给奶奶送灯,哥哥要带我去。他悄悄地告诉我,到墓前只要说“奶奶我给你送灯来了,奶奶就会说,好孩子把灯放在那里吧!”那时候,傻傻的我竞信以为真,乐颠颠地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就去了。当我一遍遍重复哥哥教我的话时,却听不到有丝毫的回音。哥哥便说,奶奶睡了。于是,我们轻轻地把灯点燃,轻轻地把母亲的感谢转达给她,轻轻地守护在灯的周围。闪烁的灯透着温暖的光,映照着我们的小脸,我只感到离奶奶很近很近,很亲很亲,像在又一次接受奶奶的爱抚。远处,田野上每一座坟墓前,都有一两盏灯像星星一样在闪光,很温馨。每一盏燃放的灯,都代表着一份怀念、一份深爱、一份浓浓的亲情。
  到河边送灯,是我和哥哥最欢喜的事。因为离河很近,我们提前在家要把灯点燃。左手捧灯,右手要挡住迎面的风,怀着虔诚而兴奋的心小心翼翼地前行。河边上早已有许多家送的灯,排成了长龙,蔚为壮观。大人们在点评着谁家的灯美,谁家的灯好看等等,孩子们则忙着放自己的纸船灯。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放下萝卜灯,跑向河边,把小小的胡萝卜灯点燃,让她乘船远行。
  那夜没有风,河水潺潺地流着,小船悠悠地飘着,灯光在船上忽闪忽闪像是在做鬼脸,也像是在和孩子们眨着眼睛。我们随着放飞的船在沙滩上奔跑,既想让她远行,又有些恋恋不舍,直到再也看不到她的影子,才回到大人们的队伍,欣赏那些形态各并的灯。那青青的萝卜灯,在灯光的映照下像翠玉一样耐看,无论是雕刻的龙还是不同的花都像赋予了她们鲜活的生命一样在闪光。
  走在回家的路上,无论是碾的周围,还是各家各户的门口,处处都燃放着萝卜灯。那晚家乡的夜真美,那一盏盏的萝卜灯,透着喜悦,写着丰收,表达着深深的感恩。
  (选自《中国国门时报》)
  11,世上许许多多的灯有什么共同作用?家乡的感恩灯又有什么独特的寓意?(6分)
  12,家乡的感恩灯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制作的主要方法是什么?(6分)
  13,“母亲边雕刻着花,边向我们絮叨着。”一句中有人说“絮叨”的含义是“说话啰嗦,冗长,不简洁”,用在这里形容母亲说话不恰当。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简述。(5分)
  14,“我们轻轻地把灯点燃,轻轻地把母亲的感谢转达给她,轻轻地守护在灯的周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6分)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
  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坚守文化的特性
  ——写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之际
  刘锡诚
  清明、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这一举措,不仅给负载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平民百姓以巨大鼓舞,也给日益式微的传统文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动力。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信息传递的快捷,日常生活的简化,外来文化和异地文化的涌入,节日的趋同化日益加剧,各地特有的节日民俗事象逐渐被遗忘,节日文化的地方性特点正逐渐消亡。
  不妨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本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所颠覆,被越来越汹涌的现代生活所摧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的后裔,也与他们所熟稔和传承的京派文化一起,越来越被现代化大都市边缘化了。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茫然无知。京派文化曾与海派文化并肩而立,引人注目,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然而,曾几何时,四合院所剩无几,胡同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广场”“花园”等时尚名词所取代,花市不在了,灯市熄灭了,海子消失了,天桥已成记忆,东安市场尸骨不存,热闹的二闸消失已尽,在张恨水、老舍之后京派作家似乎渐渐退隐,9个城门仅存下来一个正阳门早成了古董。唯一欣慰的是,在80年代复兴起来的庙会上或节日里,还能见到一些乡野间保留下来的香会善会的表演,尽管已经并不完整。
  北京是古燕之地,至少自金元以来,它的传统文化中,明显地渗透着或显示着主流的中原传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和交融的特点,连作为城市结构布局的胡同都是来自蒙古语,礼俗方面则随处可见满族的影响。在作为平民节日的端午习俗方面,其繁盛和特点尤为耀眼,既与因龙图腾信仰而被看作端午起源之地的吴越不同,又与以纪念楚大夫屈原为重要内容的江汉之地有异。北京人的端午节虽然也吸纳了一些南方的民俗事象,如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但更有北方特点,特别是老北京人把端午节叫做“女儿节”,许许多多的习俗,几乎都是与女孩儿有关的。明代历史学家余有丁《帝京午日歌》日:“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长安街道人人趋,三条九陌无断尘。赤日中天万户动,粽藤清道骑官从。高肩大轿风奔驰,五候七贵相迎送。陌上相望不相知,络绎追寻孩子湄……”清末民初北京最为流行的唱本《百本张岔曲》里有一首《端阳节》唱道:“五月端阳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端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色绫蝠。”这些记述中,留给我们的京城端午的热闹情景,是多么逼真生动、热闹非凡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京城端午的文化元素之丰富、内涵之多样、特点之别具!
  无论从过节的主体老百姓,还是从节日的文化性质来看,任何一地的节日,无不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相联系,是最能表现地方性特色因而也最具多样性风貌的一种文化符号。各地不同的习俗和传说,都有其合理性,都有其或隐或显或现实或象征的文化意涵,而这些意涵的存在和延续,乃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与老百姓的命运、生命、期待、信仰、生活等切身利益相关。节日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嬗变,吸收一些包括新风习在内的内容,扬弃一些失去时代需要的风习,在所难免,但这应该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仅就端午而言,变则变矣,但“驱逐恶神厉鬼,消除病疫灾殃”的古意大概会延续下去,保留在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
  其实,趋同化、模式化、单一化趋势的加剧,并非文化发展规律所致,而多少带有人为因素。应该说,趋同化、模式化、单一化才是人类文化面临着的最大焦虑,也是传统文化在新世纪遭遇的最大威胁。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守自己的文化特性。
  (选自《人民日报》)
  15,下列关于上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节日文化的地方性特点逐渐消亡的原因是现代化步伐的加速,信息传递的快捷,日常生活的简化,外来文化和异地文化的涌入以及节日的趋同化日益加剧。
  B,目前北京的本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所颠覆,被越来越汹涌的现代生活所摧毁,这是因为北京的本土文化失去了时代的活力,应被一种新文化所代替。
  C,各地不同的习俗和传说,都有其合理性,因此我们应坚守自己文化的特性,来丰富我国的文化传统。   D,作者在文章中大段引用北京端午节的习俗,目的是在表现京城端午的文化元素之丰富、内涵之多样、特点之别具1
  16,在作者看来,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17,人类文化面临着的最大焦虑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网络新语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大众心态
  主持人:记者龚丹韵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网络新的流行语——打酱油、做俯卧撑,表达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口不离“俯卧撑”的网友被叫做“俯卧撑党”,网站开始成立“俯卧撑小组”,网络游戏立即出现了“俯卧撑”任务日志。这股热潮甚至蔓延到日常生活,有楼宇广告称“房价没有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有评论员说“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俯卧撑阶段”……
  或许词语的流行稍纵即逝,但是“俯卧撑”的背后,透露出大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值得玩味。
  龚丹韵:您读下来,认为“关我啥事,我是出来做俯卧撑的”究竟想表达什么?
  梁永安:首先它带有某种嘲讽性。在信息时代,公共信息驳杂,像瀑布一样,从源头流下后,不断分流,信息不停地分解,给了不同的对象,最后大家更加云里雾里。所以这句话是对当下公共讨论总是陷入“迷雾”的一种嘲讽。
  其次,估计网民们也不是心里没话,但是又怕说出来被“口水淹死”,引发更大麻烦。所以,通过这种曲折的语言内涵,至少证明自己在场,在关注事情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无助的表达。
  再者,看似漫不经心的话中,还带有一种自我克制。这可能与内容有关。如果是小区物业的讨论,每个人都会旗帜鲜明地表达意见,毕竟这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但一些公共事件,和自身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看法并不强硬时,就会说得含糊其辞。
  不管怎样,这句评论实际上什么也没说。听起来有些小智慧,但是太油滑,带着一股小农社会时期,为了回避公共事务,替自己开脱的油滑气,并不符合当代社会提倡的公议、对话精神。
  龚丹韵:美国学者曾担心美国公民“独自打保龄球”的现象,认为当今美国人渐渐缺少公共精神,只顾独自玩乐。独自“做俯卧撑”,是不是也有类似意思?
  梁永安:两者有很大不同。美国人“独自打保龄球”,是真的什么也不说了。但我们不是真的“做俯卧撑”,而是依然在说、在关注,只不过没有清晰表达自己主张。
  这和我们现代化发育不足有一定关系。每个人在其扮演的社会角色里,尚未形成自己的主张,多数人采取从众、被动的思维习惯。不是喜欢这么做,而是别人说好就去做,缺乏清晰的生活观念和独立判断。结果是,各种行为方式、语言方式,似乎都能在可与不可之间自由滑动,朦胧多义。其实,当一个社会凝聚起主流的价值共识,人们明确了自己的生活意义、明确了和社会的对话关系时,肯定什么、排斥什么、主张什么,大家会立即作出反应,不会轻易人云亦云,更不会说不出所以然,采取观望态度。
  此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缺乏交流的小圈子。如果有定期的对话互动经验,你就会有一定把握,知道这个想法不是自己一人独有,说出来会感到踏实,不至于胆怯。而我们现在就好像处在三岔路口,伦理冲突等纠缠成一团,所以有很多模糊的焦点。“打酱油”“做俯卧撑”大受欢迎,可能正是因为迎合了某些人这种价值观上的迷茫。
  龚丹韵:有人认为,“带着面具关注公共事务”,是一种隐秘的政见,为重建道德秩序,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梁永安:这是过度美化。虽然表面上这些话语留下了痕迹,但是它可能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性,对推动社会进步没有任何好处,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参与方式,与全球化时代整体的发展水平不相称。
  我们从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形态走来,过去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个人生活,没有具体的社会角色,所以话语的表达难免抽象,多是一些规范性、终极性的宏大词语。城市化开始之后,新的劳动分工、新的居住方式,必然会引发许多无法回避的新命题,但我们却一直没有新的语言方式去思考和表达,多是从西方直接借来语汇。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概念的理解南辕北辙,辩论双方牛头不对马嘴,误解、偏见常常由此产生。所以,赋予现代社会机制各种新的中国式话语,是当代人的使命。
  中国传统的中庸含混,可能对熟人社会比较适用。当代的陌生人社会则不容一团糊涂的规则,更加需要明晰人与人的关系、权与责的范围。所以,我们越是迷茫,越要把观点理性地表达出来,积极凝聚社会共识,树立清晰的生活目标。文明发展至今,人不仅关心衣食住行,也会关心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道德、社会价值,那让人的思维延伸出去,让人的生命体验增添了丰富的层次。为此,消极回避的含混话,并不值得津津乐道。
  (选自《解放日报》)
  15,下列关于上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新的流行语一打酱油、做俯卧撑等,不仅流行于网络上,这股热潮甚至蔓延到日常生活中。
  B,很多网络新词的流行都稍纵即逝,因此对“打酱油、做俯卧撑”这样的新词我们也不必太关注。
  c,有时“关我啥事,我是出来做俯卧撑的”这样的话也是对当下公共讨论总是陷入“迷雾”的一种嘲讽。
  D,当一个社会中凝聚起主流的价值共识时,就不会轻意出现“关我啥事,我是出来做俯卧撑的!”之类的话了。
  16,联系全文,说说美国的“独自打保龄球”现象和中国的“做俯卧撑”现象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6分)
  17,对于有人认为的“带着面具关注公共事务”,是一种隐秘的政见,为重建道德秩序,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观点,梁永安教授的看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6分)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新画面董事长张伟平被誉为张艺谋的“幕后推手”,而二张的合作也被戏称为“二张印钞机”,也就是挣钱容易赔钱难。
  自1995年以来,新画面影业公司已经投拍了张艺谋的七部电影,除了《有话好好说》投资2600万,亏了1000多万元以外,其余六部都是赚钱的。张伟平告诉记者,1995年正是张艺谋陷入困境的一年,几乎没人愿意投钱给他拍电影,“由于此前我俩有六年的相识、相知、无利益,中突的朋友关系,彼此非常信任”,所以“我拿可以启动两个地产项目的钱投给了张艺谋,其他制片人和导演很难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现在,张伟平声称对张艺谋实行“二不方针”,也就是“不看剧本,不看账本”。他表示,“不看剧本”是对张艺谋艺品的信任,“不看账本”则是对张艺谋人品的信任。而在他看来,制片人和导演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至关重要”。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地方断句(限6处)。(6分)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中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成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选自《汉书·艺文志》)
  2,采诗官是周代特设的一种官职,请根据上文,推猜一下这种官职的主要职责。(2分)
  3,上文中提到的《春秋》一书是我国古代的“五经”之一,请你再写出“五经”中的另外两种来。(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名人传》是英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
  B,《格列佛游记》全书共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和慧驷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C,冰心的《繁星》《春水》中以歌颂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也有的是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D,《父亲的病》是鲁迅小说集《朝花夕拾》中的作品,作品中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
  E,《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以前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后来堕落为吃喝嫖赌、贪婪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5,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6分)
  (2)请写出《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任意两个精彩故事的情节。(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将个人信息存储在手机上了,如个人通讯录、个人信息、日程安排、各种网络账号、银行账号和密码等。这些重要的资料,必然引来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垂涎”,他们会编写各种病毒入侵手机,窃取用户的重要信息。如果病毒感染手机后,强制手机不断地向所在通讯网络发送垃圾信息,这样势必导致通讯网络信息堵塞。这些垃圾信息最终会让局部的手机通讯网络瘫痪。现在,清除手机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删除带有病毒的短信。如果发现手机已经感染病毒,应立即关机,死机了,则可取下电池,然后将SIM卡取出并插入另一型号的手机中(手机品牌最好不一样),将存于sIM卡中的可疑短信删除后,重新将卡插回原手机。如果仍然无法使用,则可以与手机服务商联系,通过无线网站对手机进行杀毒,或通过手机的Ic接入口或红外传输接口进行杀毒。
  6,上面的这段材料主要讲了两方面的意思,阅读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它的内容。(10分)
  (1)第一方面:一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方面:一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7,读了上面的文字后,请你说说清除手机病毒的方法有哪几种。(5分)
  命题人:赵 霞 刘永军
  参考答案及解析:
  高中二年级(下)期末潮试
  1,B(A提di防提ti携,诱哄hong,哄hong闹,阿胶/阿谀奉承的“阿”都读e;B辣i6手,竦song立·憧chong憬,瞳tong孔,禅chon宗,殚dan精竭虑;c恪ke守,贿赂眦紧俏qiao,剑鞘qiao,逋bu逃,相辅fu相成;D孺ru子,懦nuo弱;露面/漏洞都读“lou”;星宿xiu,三天两宿xiu)
  2,A(B“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这里用于对顾客,对象错误;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其主语应该是景,不能是人;D“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多指沉湎于某种快乐,应改为“流连忘返”)
  3,④①②⑤⑥③
  4,示例:这是因为人生如一条波浪起伏的长长曲线,有着无数的高峰和低谷。身处高峰时,因为有寻常的心境,便不会趾高气扬,得意忘形;身处低谷时,因为有寻常的心境,也不会怅然若失,痛不欲生。
  5,A(此句中的“日”是叫的意思,不是说的意思)
  6,A(②是介绍太公的姓氏;⑥是讲管蔡作乱的情况)
  7,c(“都是太公的谋划”错,原文是“师尚父谋居多”)
  8(1)苍兕呀苍兕,集合你们的部众和舟船,迟到的斩首!(2)散发露台的钱财,发放钜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民。为比干的墓培土,释放被囚禁的箕子。(3)我听说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丧失。客人睡得很安稳,大概不是到封国去就职的人吧。
  9,(1)此话说得相当有理。第一句“雨里鸡鸣一两家”。在雨天,晦明交替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鸡鸣一两家”,写出了山村户少、人稀的特殊情况。这正是“幽”的体现。第二句“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便写曲径通幽,显出山居的“深”来,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不太规整的板桥,显得天然而和谐。(2)“妇姑相唤浴蚕去”。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姑嫂相唤而行,亲切而和睦。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显得更有诗意。这是以景衬情。农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已经把繁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非常浓郁,但诗人又添一笔:“闲着中庭栀子花”,这是诗人锦上添花的妙笔。事实上是没有一个人“闲着”的,但诗人不正面说,而是从侧面着笔。这是用“闲”衬忙,一树盛开的栀子花无人采,更加突出春深农忙。
  10,(1)立根原在破岩中 (2)一时多少豪杰 (3)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 (4)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5)宁移自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11共同作用是在漆黑的夜里,她照亮我们的前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家乡的感恩灯的寓意是表达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感激之情,表达人们心中的感恩。
  12,主要是用青萝卜和胡萝卜制作的。先把两种萝卜洗干净。用青萝卜制灯时,先把青萝卜去皮,切成方形或圆形,掏空中心。然后,再在她的周围雕刻上不同的花,用柔软的棉花做芯,用豆油当燃料,一盏灯就算做好了。用胡萝卜制灯时,保留她的圆柱状,只要刻上花边就行。
  13,是恰当的。作者在这里正是通过母亲反复不停的“絮叨”,有力地突出了母亲那一颗对世界万物的感恩之心。
  1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连用了三个“轻轻地”,有力地表现了哥俩对奶奶的尊重、爱戴和感恩。
  甲、论述类文体
  15,B(不是失去了时代的活力,而是人们没有坚守自己的文化特性)
  16,因为各地不同的习俗和传说,都有其合理性,都有其或隐或显或现实或象征的文化意涵-而这些意涵的存在和延续,乃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与老百姓的命运、生命、期待、信仰、生活等切身利益相关。
  17,趋同化、模式化、单一化是人类文化面临着的最大焦虑。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守自己的文化特性。
  乙、实用类文体
  15,B(此项与“但是‘俯卧撑,的背后,透露出大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值得玩味”的说法不相符,且此项的观点也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16,相同的地方都是都不符合当代社会提倡的公议、对话精神。不同的地方是美国人“独自打保龄球”,是真的什么也不说了;但我们不是真的“做俯卧撑”,而是依然在说、在关注,只不过没有清晰表达自己的主张。
  17,认为这是过度美化。因为虽然表面上这些话语留下了痕迹,但是它可能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性,对推动社会进步没有任何好处,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参与方式,与全球化时代整体的发展水平不相称。
  18,略
  加试题
  1,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
  2,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3,《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任选其二)
  4,AD(A是法国著名作家;D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5,(1)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2)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斗杀西门庆等。
  6,(1)手机病毒的危害;(2)手机病毒的清除。
  7,(1)删除带有病毒的短信;(2)通过无线网站对手机进行杀毒;(3)通过手机的Ic接入口或红外传输接口进行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