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一位诗人叫潘大临。有一年入秋以后,他对每个景物都有感触,觉得景物都有诗意可言,于是天天构思,想写出不同凡响的诗篇,可是又总觉得为俗气所蔽,不好贸然下笔。
一天,他闲躺在床上,在清苦的境域里想象重阳佳节的到来,想象亲友团聚的快乐情景,忽然听到“搅林风雨声”,屋外秋风乍起,横扫落叶,紧接着大雨滂沱风雨交加,创作灵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他从床上跳起来,提笔在墙壁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刚写完还没有对第二句进行考虑,突然催租子的人闯进来,立刻把他的诗兴冲走了。
以后他想接着写,谁知再也找不到那样好的灵感了,这次创作有始无终,留下了遗憾。
他的朋友向他要诗,他不得不说明情况,只将这一句寄去。可是,即使这一句,也成为流传后世的名句,历代受到称誉。吕本中《童蒙诗训》说:“文章之妙,至此至矣!”成语“满城风雨”就是由这句诗而来。现在人们普遍用来比喻事情传遍各地,到处议论纷纷,显然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宋朝吴地人孙山,素喜滑稽诙谐,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某年,他到外地考举人,同乡托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同考。同乡的儿子名落金榜,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就先行返回。
同乡问孙山,他的儿子是否考中,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就仿照欧阳修的《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随口念了这样两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孙山两句仿词说:榜上最末一名是我孙山,您的儿子还在我的后边呢。言外之意是说您儿子没有考上。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因此而来。
编者提示: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成语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