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651

[ 聂娟 文选 ]   

三点导读

◇ 聂娟

  美点赏析
  胡杨,又称胡桐、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系古老树种,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是在轮台县境内。
  我之所以这么不厌其烦地介绍胡杨的一些相关知识,就是因为它实在是一种值得我们敬佩的树种。在这篇《会流泪的树》中,作者任林举围绕着胡杨树,为我们展示了胡杨树不因苦难而放弃追逐,而对困境勇于改变,顽强生存,一生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树种身上承载了太多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的东西,而且我们国家作为胡杨树的主要生长同,更应该好好汲取胡杨树身上体现的精神节操。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可水无形,它可以自由流淌,而且它也喜欢这种无拘无束。偏偏世间万物又命中注定的要“追随和迷恋”水。这种带着枷锁的爱使得“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的胡杨必然要遭受命运的苦难。有水,它理所当然的可以肆意而快活地生长。可是,这任性的水怎么会时时如你的意?没有水的胡杨该怎么办?没有水绝望的胡杨“把自己的根系疯狂地扎向更深的地下”,“用所有余下的生命独自承受狂沙的肆虐和折磨”,“在干渴中为曾经的滋润慢慢地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面对生命的困境,胡杨并没有一丝丝的抱怨,对水毫无怨恨,反而当作是一种命运的惩罚,而这个惩罚的缘由居然仅仅是自己曾经拥有过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水!
  就是怀有这种感恩的心态,怀有对水深深的爱,所以,当拥有水这个宝贵的生命之源的时候,胡杨格外的珍惜。它没有因为过多就大肆浪费,“用水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充满”,甚至于“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它们流出泪水”!因为拥有,它们感恩,就像琦君在散文《泪珠与珍珠》中提到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胡杨的泪是为将来未知的命运担忧的泪,更是感恩的泪。在拥有水的日子,为了把水留住,胡杨“做过让人类难以置信的改变和努力”。当我们面对这胡杨这种生命形态“因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近于奇迹的修正或调试”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怎能没有感动和钦佩!尤其是即使胡杨做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和牺牲,仍然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这种“无法逆转的命中注定”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纵观胡杨树的一生,是饱含苦难的一生,同时又是无怨无悔的一生。就像作者所说“那些苦难,以及与苦难相伴一生的光环和品格,却都是来自于对某一种事物的始终如一的执著和依恋”。人生如此,足矣。
  
  难点指津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但是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艰涩,拗口,这得益于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全文语言生动自然,满含深情,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跟着读者的行文思路,为胡杨树喜,为胡杨树忧,为胡杨树的悲剧命运叹息。那么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抓住文章中的一些意味深长的重点语句,认真体会作者赋予胡杨树的一些优秀品质,进而让它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例如文中写到:“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它们流出泪水,是因为太多的水分使它们变得脆弱而敏感,很容易被一种情义或机缘所触动,或许,也很容易因为对于前途的担忧或悲观而陷入深深的忧郁。”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胡杨树赋予人的情感,对胡杨树流水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猜测,认为它的泪是感恩的泪,担忧的泪,突出胡杨树不因外界的苦境、命运的折磨而怨天尤人,反而感激曾经拥有。这种乐观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训练
  1 文中多处使用拟人的手法,请结合实例,分析这类手法的效果。
  2 作者赋予了胡杨树哪些品质?试归纳。
  附:参考答案
  1 见“难点指津”。
  2 见“美点赏析”。

三点导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