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要知道我今天何以恨你。在你要理解这,或者比我说给你听,更不容易了
因为你是,我想,在世界上所能寻到的女性的隔阂的最美的标本。我们一同过了一个长日子,——而在我却还是觉得很短!我们互相应许,我们当有同
的思想,我们的两个灵魂当成为一个灵魂,——一个梦,并没有什么新奇,不过人人都梦见,却没有人实验过。在晚间你有点倦了,你在一条街角上的新咖啡店外边坐下,虽然还在石灰涂饰,已经显示它的未曾完成的华美了。那咖啡店辉煌了。那煤气灯自己便发出新开张的所有热力,用了它的全力照着墙壁的炫目的白镜上的闪烁的玻璃片,檐下与柱上洼形装饰的贴金,肥面颊的侍者用力拉住了带索的狗,贵妇人们笑那屈着站在腕上的鹰,仙女与女神头上顶着果物包子与野味,许多赫贝与伽尼美台伸长臂脯,拿甜酒的小瓶与杂色的冰塔,历史与神话的全体合并起来,造成一个饕餮者的乐园。正对着我们,在街道中间,站着个人,大约四十岁年纪,有着困倦的脸与灰色的须,一手搀着一个孩子,另一只手抱着一个还不能走的孱弱的小孩。他是替代保姆职务,带了他的小孩们,受用夜间的空气。他们都穿着破衣,三个脸都非常严肃,六只眼睛注视着新咖啡店,一样的惊奇,但因了年纪显出不同的印象。那父亲的眼睛说道:“这多么美,这多么美呵!人家几乎要想,所有穷人们的金子都走到这屋里去了。”小孩的眼睛说道:“这多么美,这多么美呵但这屋里,只有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人,才能进去的。”
至于那最小的小孩的眼睛,它们是太入迷了,除了蠢笨而深厚的喜悦外,没有别的表示了。诗人说,快乐使魂美善,使心柔和。这诗人是对的,总之这晚上在我正是这样的。我不但被这眼的家族所感动,我还觉得惭愧了,对于我的许多的酒杯和酒瓶,多于我们的渴。我回过来看你,可爱的,我希望能够在你里面讲出我自己的思想我深深地看进你的眼睛去,这样的美而且异样的甜的,你的碧眼,在那里是浮动所主宰而且醉于月光者。你对我说:“这些人真有点讨厌,张着那么瞪视的大眼睛l你不能叫侍者吩咐他们走开去么?”互相理解是这样的难,我的爱人,而且思想是这样的不能传送,——即使在互相爱恋的人们之间。
(选自《外国小小说》)
阅读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谢有顺
文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表明人类还有做梦的权利。因为有了这个梦,单调的生活将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将变得广阔。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比如,公元七百四十二年,诗人李白游历东晋名士谢安旧处后,写下了著名的《东山吟》:“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这本是李白的个人感叹,但自从这首诗流传以来,李白的慨叹就一直被无数的人所分享。是啊,当年那如花似玉的“他妓”已化作“古坟荒草”,但“今朝如花月”的“我妓”呢,百年之后,还不照样成为一堆“古坟荒草”供后人缅怀,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贩夫走卒、乞丐傻瓜,结局并无二样。由此想来,一种旷世的悲凉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大诗人李白那惊天动地的“怅然”,我们这些小人物在一千多年之后,也在阅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回。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所创造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补充,是想象力的传奇,是许多种人生的叠加,它能为哪?怕是贫乏的人生提供异常丰富的可能性。人类怎能离开文学?没有文学,真实的性情如何表达?过往的生命如何变得生动々刻骨的爱情如何才能重来?加缪在《鼠疫》一书中说:“这没有爱情的世界就好像是个没有生命的世界,但总会有这么一个时刻,人们将对监狱、工作、勇气之类的东西感到厌倦,而去寻找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而“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由此可见,文学远没有死亡,它还在我们的生活发挥影响力,今后甚至还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不是空想,而是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判断。
(选自《谢有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