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12期 ID: 139348

  

“衣”为何因

◇ 孙玉丁 石玉松

  在讲授教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时,强调“陈胜王”中的“王”的读音,应读作“wànɡ”,当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灵感,随口强调说:“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时,有时要改变读音。后面将要学到曾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 ‘中军置酒饮归客’ 一句中的‘饮’读作‘yìn’,不读‘yǐn’,还有成语中‘衣锦还乡’的‘衣’也是如此,不读‘yī’,应读为‘yì’。”
  话音刚落,快手的同学早已翻开《中学生常用成语词典》进行查证。结果《成语词典》上标的是“yī”音。白纸黑字,分分明明,真真切切。我当时头脑一下子一片空白,遭遇到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
  课后我突然想起当时学生用的是盗版的《成语词典》,想亲自查一下权威的《成语词典》或《常用古汉语字典》对“衣锦还乡”读音的标注。于是专门跑到县工具书店,翻看了11种出版社或版本的成语词典和古汉语字典,结果,各种辞书对“衣”标注的读音不尽相同。为了说明清楚,详细整理如下:
  第一类:“衣”标注为“yī”的:
  (1)《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 国际有限公司 2004年5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 周斌
  衣[yī] 义项②:穿着:~锦还乡。(P.1495)
  衣[yì] 把衣服给人穿上:~布衣。(P.1473)
  (2)《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5月第5版 P.453
  衣(yī)锦还乡:衣,穿。穿着锦绣衣服返回故乡,指富贵后向家乡人炫耀。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马志贤 卢林 主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P.639
  (4)《成语学习词典》[徐尚衡 主编 2002年7月第2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P.373]
  [衣]词条[衣锦还乡],衣[yī]。
  第二类:“衣”标注为“yì”的:
  (1)《成语学习词典》 《新汉语成语词典》 征溶 冠峰 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P.548
  衣(yì)锦还乡:语出《南史•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此成语词典还收录了读音为“yì”的和“yī”的其它成语:
  衣(yì)锦夜行:穿着锦绣的衣裳在夜间行走。比喻别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显贵。
  衣(yì)轻乘肥:形容生活豪华。衣轻,穿轻裘;乘肥,骑肥马。语出本《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衣(yì)绣昼行:穿了锦绣衣服在白昼行走。旧指在本乡做官,可以夸耀邻里。
  衣(yì)租食税:指旧官吏的薪俸都来自租税。
  衣(yī)冠楚楚:语本《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衣(yī)冠禽兽。
  (2)《学生古汉语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卢元 洗蘅仲 张为之 主编 1988年8月第1版 P.1015
  衣 [yì] ①穿衣服;②供给别人衣服穿,使……有衣服;③遮盖,包扎。
  [衣(yì)锦夜行] 《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3)《汉语成语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P.542
  衣(yì)锦还乡:出处同《新汉语成语词典》。
  此外还收录了衣(yì)锦夜行、衣(yì)锦昼行两个成语。
  (4)《新成语词典》 延边大学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学校信息中心策划 2005年9月第2版
  衣(yì)锦还乡:出处《南史•柳庆远传》“……为雍州刺史,帝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
  (5)《新华字典》 商务印书馆04年1月第10版
  衣[yī] ①衣服;②披在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炮弹③姓
  衣[yì] 穿;~布衣,解衣~我。
  第三类:“衣”标注为“yī”,但又注明旧读为“yì”的:
  (1)《新华成语词典》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P.626(教育部推荐优秀畅销书)
  衣(yī)锦还乡:衣(旧读yì)。同时收录的成语还有衣(yī)锦夜行、衣(yī)冠禽兽、衣(yī)冠楚楚等成语。
  (2)《中华成语大词典》 吉林大学出版社 陈贵有 主编 2005年8月第11版
  衣(yī)锦还乡:衣,旧读yì。
  词典中还收录衣(yī)锦夜行、衣(yī)锦荣归、衣(yī)锦过乡、衣(yī)锦昼游等成语。
  对此,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1.“衣”为名词时,所有的读音都标注为“yī”,这点毫无疑异。“衣”作动词时,注音有分歧。单从数量上看,11种辞书有6种标音为yì,2种虽标音为yī却又同时注明旧读为yì,只有3种标音为yī,可见“衣锦还乡”中的“衣”读“yì”较为普遍。
  2.第二类、第三类注解都很详细,并列出了“衣”在不同成语中的两种读音,有的还注明成语的出处,应该说,“衣锦还乡”中的“衣”读“yì”音还是受到有关专家或学者一定的考证、关注和认同。
  3.作为比较权威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新华字典》、《新华大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三种辞书,对“衣”的解释和读音标注让人觉得有所遗憾。按照《新华字典》对“衣[yì]”的解释,“衣锦还乡”的“衣”读音似乎应为“yì”(所以笔者把它归入第二类),在“解衣~我”例子中把“衣”仅仅解释为“穿”明显不合适,用《新华大字典》“衣[yì]”下的解释“把衣服给人穿上”才比较合适。这样又与《新华大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的标音为“yī”相左。仔细一看,《新华大字典》的注解也有问题,把“衣[yì]”解释为“ 把衣服给人穿上”和后面的例句“~布衣”联系起来明显不妥,若解释成“穿”则较好,这样就可以与“衣[yī]”义项合并,合并之后读音又如何处理呢?看来只有编者知道了。
  4.业内人士都知道,文言文中语音存在破读的现象,常用改变字的读音的办法表示词义、词性的转变或词类的活用。这样,我们就应该对某些字破读予以尊重,给予保留。你想,把《陈涉世家》中的“度(duó)已失期”,读为“度(dù)已失期”,把成语“安步当(dànɡ)车”,读为“安步当(dānɡ)车”,那还能叫文言文教学和古汉语学习吗?把文言文统统现代化似乎不妥吧?
  
  参考文献:
  [1]《新华大字典》 商务印书馆 国际有限公司 2004年5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 周斌
  [2]《汉语成语小词典》 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5月第5版 P.453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马志贤 卢林 主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P.639
  [4]《成语学习词典》 徐尚衡 主编 2002年7月第2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P.373
  [5]《新汉语成语词典》 征溶 冠峰 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P.548
  [6]《学生古汉语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卢元 洗蘅仲 张为之 主编 1988年8月第1版 P.1015
  [7]《汉语成语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P.542
  [8]《新成语词典》 延边大学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学校信息中心策划 2005年9月第2版
  [9]《新华字典》 商务印书馆04年1月第10版
  [10]《新华成语词典》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P.626(教育部推荐优秀畅销书)
  [11]《中华成语大词典》 吉林大学出版社 陈贵有 主编 2005年8月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