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12期 ID: 139326

[ 王新海 文选 ]   

中考作文个性的缺失与回归

◇ 王新海

  作文太多,个性佳作太少,这是中考作文的现状。学生作文缺失个性而趋向大众化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种遗憾,我们要引领学生在写作中寻找各自不同的心声。个性佳作是灵魂的独语,心灵的漫步。
   请看下面一段话:
   “‘况且,’另一位研究《神农本草》的学者抢着说,‘榆叶里面是含有维他命W的;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两样都极合于卫生。’
   ‘O.K!’又一个学者说。大员们瞪了他一眼。
   ‘饮料呢,’那《神农本草》学者接下去道,‘他们要多少有多少,一万代也喝不完。可惜含一点黄土,饮用之前,应该蒸馏一下的。敝人指导过许多次了,然而他们冥顽不灵,绝对的不肯照办,于是弄出数不清的病人来……’”
   这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理水》的片段。在《理水》中“文化山”上的许多学者都是古人,却开口“OK”,闭口“莎士比亚”,鲁迅先生将古今中外熔为一炉,极富个性。
   那如何让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回归呢?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
   触摸生活,独特立意
   人具有真性情,就会有个性魅力。作文有了真性情,也必然灵性荡漾。在青春的岁月里,总会有些人、事、景、物不时地叩击着学生的心扉,撞击着学生的情感的闸门。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纯真之眼,观察岁月中最为可爱的东西;要用显微之“睛”,从细微之处看出精神乾坤。有了真情的体验,作文立意自然会具有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文题尝试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内容的“捕捉力”,培养学生从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重大意义的“挖掘力”。
   2010年温州卷中考有一篇作文《做一个“行者”》是独特立意的很好例子。作者站在时代的角度,结合文题,直指90后的弊病,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喊——“让我们做一个‘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吧!”作者正是依靠灵敏的捕捉和深刻的挖掘,写出了这样的时代作文,让90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作文也因此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陌生观察,个性切入
   俄国诗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写个性作文很有用。只有突破习惯的桎梏,利用崭新的视角发现到一些陌生的东西,产生新的感受,才会拥有让自己欣喜,令读者震撼的新发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不是作家写人物都去写眼睛呢?朱自清先生的经典美文《背影》就为学生提供了陌生化观察的范例,他对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父亲,采用了别具一格的观察角度——背影,从这个“陌生化”的背影的描写中自然写出了深深的父子之情。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这种写作方法,从父母日常的生活中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从老师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中看出钻石般的闪光精神……指导学生换位思考、追本求源,从日常普通的事件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2010年湖南邵阳卷中考作文要求写“心中的(彩虹、梦想、烦恼……)”,一考生却并未写你我心中的彩虹、烦恼……,而是另辟蹊径,创新思维,充分展开想象,采用角色错位法,选择新的角度,写出了玫瑰心中的美景,切入独具慧眼,极富个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常见的生活江流中看到美丽的浪花,在大家视而不见的水面掬起美妙涟漪。
   流水成“文”,自成一格
   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那如何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呢?教师应指导学生自然流露真情,坦诚展现思想。无论是“欣喜若狂”的文字,还是“一把辛酸泪”的作文,都应自然而富有个性。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和习惯来决定。李白潇洒浪漫,杜甫沉郁顿挫,并不是二人刻意为之,都是所写内容和自己个性使然。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用一定的方法,让作文语言具有个性魅力,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活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例如一考生作文中 “冬日下午的阳光,总是如此庸懒无力”一句运用拟人,作文便具有了独特的气息。可以指导学生学用清新迷人的粘连等修辞展示作文语言的功力,让文章更富有文采。一考生在中考中这样写——“我,则用青春的绿,使自己烙下希望的梦”,句中的“烙下希望的梦”就给人特别清新别致的感觉。可以指导学生活用词语。例如我的学生在《燃烧着的绿色火焰》篇末这样写到:“宁静的夜晚,月光在倾诉,星星在思索——绿色的母爱在人们的心中发芽、成长,盛开了满春的繁花,累累成了一秋的硕果……”这里活用“累累”彰显了个性,收到了奇特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综合采用多种修辞,让作文个性飞扬。我的学生在《希望的茶香》中有这样几句:“记得以前妈妈在别人面前看着我骄傲的神态,记得老师对我无尽期望的目光,记得同学们崇拜的眼神……这些,只是随着时光早已溜走。现在留在心中的只是无尽的悔意和满心的悲伤。看着那鲜红的成绩不再是昨日的明媚动人,我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心脏破碎的声音。一刹那间,我看到了往日属于我的灿烂骄傲的笑容背叛了我,洋溢在别人的脸上。” 这几句优美生动,清新如诗,妙用修辞,精当巧妙,给人感觉如同白菊,不惊艳,但暗香萦绕,经久不散。
   要指导学生写好中考作文,回归自我,彰显个性,就要指导学生叙自己所历之事,发自己所蓄之情,谈自己所悟之理,写自己自得之趣,从个性化的视角,采用恰当的语言,让闪现着真我色彩的时代清韵从学生的笔下自然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