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6066

[ 程翔章 文选 ]   

冰心:七岁啃三国 九岁应师对

◇ 程翔章

  冰心是一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文学家。她一生长寿,亨年99岁,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老人”。她一生笔耕七十余年,才华横溢,创作的作品非常丰富;其小说、诗歌、散文、翻译等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和对母爱、童真的热情歌颂,深受谈者的喜爱。其实,了解冰心的人都知道,她幼年时就是一个为人称赞的小才女。
  冰心(公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原籍福建长乐,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隆普营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父亲谢葆璋曾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在她生下刚七个月时,就随父母离开福州来到了上海。当时,父亲谢葆璋是清朝海军“海圻”号巡洋舰的副舰长,军舰无论执行任务到哪里,都要经过上海停泊几天。一般来说,父亲每隔几个月就会回家来与家人团聚一次。
  在冰心三四岁时,父亲奉命调到山东烟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后又出任该校校长),冰心便又随父母来到了烟台。工作之余,父母开始教女儿识字,并将字、词做成卡片,一张一张地教读和练习。冰心自幼天资聪慧,才思敏捷,进步很快。后来,父亲因为工作忙,母亲则因家务事繁杂,教育女儿的重任便交给了舅舅杨子敬。舅舅杨子敬当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又是同盟会员,具有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这时便成为冰心的启蒙老师。每天舅舅都会抽时间指导冰心读书识字,做完功课后,便给冰心讲《三国演义》。舅舅很会讲故事,往往讲得有声有色。冰心特别喜欢听舅舅讲三国故事,常常听得如醉如痴。
  过了一段时间,舅舅也因工作忙,常常几天不能回家。冰心每天完成功课后便无事可做,于是开始读小说。她读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舅舅常给她讲的、但还没有讲完的《三国演义》。当时冰心才七岁,认识字的数量还有限,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聪明的冰心先是靠猜测,随后便将上下句的文字连串着念下去,念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这真可算得上是“囫囵吞《三国》”。尽管这样,并没有影响小冰心阅读小说的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小冰心很快便将《三国演义》读完了。随着识字越来越多,小冰心阅读小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她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一本接一本地阅读下去,到8岁时,居然读完了全部《说部丛书》、《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天雨花》、《东周列国志》、《儿女英雄传》、《镜花缘》、《再生缘》等作品。
  不久,冰心进了学堂。上学后,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她仍然坚持广泛阅读小说。她还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阅读舅舅给父亲寄来的一些“禁书”,也就是那些宣传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进步书籍和一些外国小说,这使得她的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为她日后获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小冰心对它的学习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很多诗歌名篇,她从小就会背诵。父母和舅舅都是读书人出身,平时往来家中的亲戚朋友也多是文人雅士,每当他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吟诵诗词,答对题联时,小冰心总是聚神会神地坐在一旁聆听。而小冰心家里的几十间房子里,到处都挂着精彩的墨迹。她常常从这间房子看到那间房子,其中许多好的对联、题诗,她都能背颂出来。有时她也会跟着大人一起答对题联,常常构思奇巧清丽,让大人感到吃惊。
  小冰心九岁的时候,学堂老师开始给学生讲对课。因为刚学习,一天,老师便出了一句三个字的简单上句,请同学们对出下句。老师的上句是:
  鸡唱晓;
  当别的同学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听小冰心大声对道:
  鸟鸣春。
  听了小冰心的下联,老师和同学们都齐声叫好,惊讶不已。因为“鸟鸣春”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众多散文名篇中的一篇。当小冰心读过《送孟东野序》中“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的佳句后,便牢牢记住了。由此可见,小冰心读书不仅涉猎广泛,而且认真、细致,记忆力极强。这对一个才九岁的小孩子来说,的确不容易。正是因为冰心从小就勤奋刻苦、好学不倦,终于成长为一名享誉中外的大文学家。

冰心:七岁啃三国 九岁应师对
目录

  •  / 陈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