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6041

  

教室里的小故事

◇ 鲁 熹

  那是春节后的一天下午放学前,天阴阴的,云沉沉的,风冷冷的,罗老师和往日一样准备布置好作业放学。一进教室见大家有些异常,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什么,大家见了老师都刹住了车。一齐把眼神投向老师,老师好像从中悟出了我们对他有所期待,可是,老师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眼神扫视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希望得到一点启示。老师终于发现第二组第三排的万兴沮丧着脸,眼圈有些微红,老师的搜索终止了,锁住了万兴。她是一位活泼、好动又粗心的姑娘,是出了名的假小子,她隔三岔五就会有故事。罗老师平静地问:“万兴,你能告诉我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吗?”这一问好像打开窗户把外面的云一下子引了进来,只有沉重,没有声音,几十双目光全聚焦在万兴的脸上,好安静呀,一阵难耐的安静!万兴慢慢地站起来,假小子的神态看不到了,嘴唇动了动,没听清她说了什么,眼泪就滴了下来。罗老师立刻有一种不祥之感,因为她的脸上很难有晴天转多云,更别说下雨了。老师正茫然中,值日班长站了起来说:“老师,万兴的一个价值七百多块钱的电子词典被人偷了,时隔不久,赃物可能还在教室,大家要求你将每个人搜一搜,一定要逮住那个小偷!”班长话音未落,教室里成了一锅烧开了的麻辣烫:“对,要搜!我们小学的老师就是这样的,没搜完谁也不许离开!”有的同学说得斩钉截铁。
  我的心一惊,几年前的恐惧又震慑着我。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一个盛夏的上午,上完第三节体育课,同学们一个个被太阳烤得像烧熟了的小龙虾,大家一阵风似的刚涌进教室,一位人称“高大姐”的高个子女生大声喊:“我的电子手表放在铅笔盒里不见了,谁偷去了?”迅速叫来了班主任徐老师,徐老师二话不说,命令大家坐好,让班干部逐个地仔细搜了一遍,没有见到手表。这时徐老师的脸成了大龙虾,大声吼道:“都给我到操场去,一直站到有人把手表交出来!”小孩子敢违抗老师吗?何况这又是与小偷的罪名连在一起的。乖乖地站着谁也顾不了太阳了,我望你,你瞅我,只有个别胆大的在骂偷手表的贼。当大家焙烤得难以支撑时,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一位五年级同学在草丛中捡到一块表,经过辨认正是那位“高大姐”的,我们才得以赦免。当时也不知道徐老师是怎样的感受。我们只敢背地里说徐老师太不信任我们,方法太简单,太粗暴!几年了,每每想起此事就害怕。哎,看来今天又免不了要当一次嫌疑犯,饱受搜查之辱了。
  老师用探照灯似的目光闪过每一张激动又纯洁的小脸,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因激愤站起来的同学坐下,又是几秒钟战前的安静,每人只听到自己的呼吸。“不!我相信,”老师坚定地说,“我班没有小偷,如果万兴的电子词典不是掉在室外,那一定是谁借去了没来得及还,现在又怕说不清,更不敢还了,老师相信你们,也相信那位拿了电子词典的同学。”此时教室出现一些低声的议论,部分女生显出了一些平静,大概是因为不受搜身的侮辱而放心。老师继续说:“你捡到了,你借去了,现在交给我,就没事了。我相信你是勇敢的,会迈出这令人信任的一步!”
  此时我隐藏在心中的害怕化成了一股激动,为罗老师的话而激动,为被罗老师信任而感到幸福!
  许久,几十双眼都用余光捕捉那个勇敢的身影,一秒、二秒、三秒——喘大气的人都没有,更无人站起来。老师自言自语地说:“未必——难道——”也许老师为自己的判断失误也有些慌了吧。
  突然,万兴红着脸站起来说:“慢!”忙把手伸进她前排那位女生脑后的棉衣风帽中,像魔术师一样,迅速掏出电子词典举在空中,那位穿带风帽棉衣的女生的脸刷地一下白了,恨不得将地挖个洞钻进去。教室马上成了马蜂窝,立刻成了爆炸中的鞭炮厂。我的心提得更上了,“怎么会——”还未等大家反应过来,万兴抢着说:“想起来了,上音乐课时我把词典轻轻地放在她的风帽中玩,忘了拿出来,刚才急了,对不起!”好险啊,差一点成了冤假错案,也差一点伤害了全体同学的自尊。
  老师兴奋地说:“万兴,真万幸!又一次证实了你的好动粗心!”万兴笑了,大家笑了!“万幸!万幸——”叫声不绝,从此万“兴”改成了万“幸”。
  我用欢笑而略带湿润的双眼仰视着罗老师,他好像高大了许多,猜想:“如果是徐老师,今天又会怎样处理呢?”
  天不阴了,云不沉了,教室笑成了一朵灿烂的鲜花!“记住,”老师提高声调说,“我们班没有小偷!”
  
  学校:湖北黄石第二中学
  导师:费心岸
  
  点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个小故事:万兴价值七百多块钱的电子词典“丢了”,经过罗老师的巧妙启发和引导,最终在万兴前排的那个女生的风帽中找到了电子词典。故事虽小,作者却讲得颇具特色:文章的开头教室里“三三两两低声议论”是设置悬念,回忆小学四年级徐老师寻找电子手表的事件是对比。“我们班没有小偷”,真实地刻画出罗老师关爱学生的形象。(洁素)

教室里的小故事
目录

  •  / 陈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