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6049

[ 程凌华 文选 ]   

寻觅清纯

◇ 程凌华

  前几天跟朋友在影院看了《山楂树之恋》的影片,不由得赞叹张艺谋导演的眼光犀利。片中两位主角气质清新,眼神干净纯洁,让人如沐春风。据说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主角,导演费尽周折,不禁发出清纯难觅的感慨。
  清纯难觅,是导演要求太高还是事实的确如此?答案令人失望。现代人怀抱各种现实理由,抗拒思想、精神和感情上的返璞归真。反而热衷参与各种真真假假的演出,名为面对现实,实则为现实的浮躁藻饰。人们不断暴露自己物欲的一面,甚至面不改色地说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类惊世之语。更令人失望的是,竟有更多的人对此表示支持,认为现实过于残酷,注重物质生活,选择通向成功的捷径是人之常情。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气息,唯一的信仰是钱与权,人人都想在前进的路上做投机者。
  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世上,没有人愿意身染浊气,连最污浊之人也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然而再纯美的花也源自泥土,秉性最清澈纯洁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时代追求速度,社会追求物质,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们开始浮躁不安,开始急功近利,以至违背本性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在追求所谓“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累。
  心灵与身躯越来越疲惫,再也无法承受世俗和物欲的重压,性本善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灵的回归才是最终的解脱。有人纵情山水,以自然的力量抵挡浊气;有人将帮助他人当做自己的使命,从默默奉献中得到心灵的愉悦;还有人沉浸于艺术,以雅俗脱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一湾溪流。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彷佛找到了最初那个清澈透明、纯洁无瑕的自己,情感的涌动不言而喻,心灵的愉悦随之而来。
  外界的力量始终不敌内心的强韧。环境的污浊或许暂时改变了人们努力的方向,让人在追求清纯的路上有所偏离。但人们始终明白自己的目的是追求清纯。方向的偏离是暂时的,追求的动力是永恒的。一旦浊气消散,更多人觉醒,清纯一定不再难觅。
  
  程凌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生。

寻觅清纯
目录

  •  / 陈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