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静,喧嚣的世界已湮没在一片色彩斑斓里。只有当整个城市都睡着时,人心才开始沉淀。在昏黄的灯光下,仿佛看到一只庄蝶掠过苏月的凄凉,带着陶菊的芳香翩翩起舞于花月春江。
在尘世喧嚣中,见惯太多的精妙绝伦,灯红酒绿,便开始迷失,沉沦,却不晓得那与血脉俱来,与岁月同在的古典美亦在沦陷,万劫不复。不要指责古典美的遥远,其实它就活在我们的血液里,一脉相承;不要畏惧古典美的崇高,其实它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即是。
江是古典美。江水永不息,如中华民族的血脉,亘古不断。曹操行走于秋风江畔,高唱:“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张若虚徘徊在月夜春江,独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的柔美,夏川的汹涌,秋水的消瘦,冬流的严雪,俱承载了多少文人志士的畅想与迷茫。那“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惆怅,那“浪花淘尽英雄”的慷慨,俱溶入那奔流不息的河川,注入每个炎黄子孙的动脉中!
泪是古典美。诗是用泪写出的,泪是用心做成的。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奈,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动,都是墨客骚人捏碎了他们自己的心而铸造了一座座关于古典美的丰碑。泪,或苦涩,或兴奋,或无奈,或辛酸,但当我们走近古典美的丰碑时,没有人会不顶礼膜拜,因为这座座的丰碑就树立在我们的心间!
山是古典美。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人们无不怀着崇敬的心理去仰望山。“高山仰止”莫不就是古人对待山的态度?在古人眼里,山的巍峨与崇高就如这个民族的精神,这个民族的脊梁。时光不断流逝,只有山是亘古不变的。那“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正是人们对于青山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古典美并不是被禁锢在博物馆的玻璃橱窗内,现代文明的科技进步并不能给她带上华丽的镣铐。它如一根永不断裂的丝索,将每一个炎黄子孙拴连在一起,行走在中国的生命中,便可穿越时空,感悟过去,感受现在……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导师:岳晓峰
点评:古典美,是尘世生活中穿透岁月喧嚣抵达内心深处的一丝宁静。本文从“江是古典美”、“泪是古典美”、“山是古典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结构非常清晰。作者的文笔优美,细腻的文字中饱含诗意。此外,文章的论述选材合理,行文中透露出作者对古典美的思考,立意比较高远,实属难得。(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