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家的时候,已经深夜了,偏远的故乡中很难找到灯火了,只有头顶的半轮明月和几颗孤星还执着地亮着。深夜的故乡没有想象中的沉寂,在这近乎肃杀的秋天里,依然有不知名的虫儿在欢唱,父亲的摩托车马达的声响,更是这夜里的低音琴,指挥着一曲自然的交响乐,那么亲切而熟悉,这是在欢迎我回家吗?
家里母亲正忙着为我做宵夜,所谓宵夜,其实是我留到深夜的午餐。昏暗的灯光下,我提了把竹椅,在家门口对着群山和明月就坐下了。在明月的清辉里,我痴痴地寻找着山峰起伏的轮廓,我那魂牵梦萦的群山啊!
猛地,一道金黄色的光亮在黑夜里划过,直直地刺入了我恍惚的双眼,如一滴清泉滴入大脑的深处,就那么“叮咚”一下,便将我一整天劳累击碎在脑海的深处,只留下一阵回音,悠长地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仔细看时,才发现那是家门口一簇怒放的菊花,在泛黄的灯光下,以茫茫黑夜为幕,显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姿态:一种看似从黑幕上凸显出来,但同时又深深地融进黑夜的颜色,一种有些刺眼又极其自然的色调,一种连绿叶都不需要花的美感。
此刻的菊花不见得有怎样清雅的香气,几步之遥,我所闻到的是夹在风中的清淡,没有味道的清淡。在故乡长大的我,了解这里 每一种树的味道,每一种花的味道,连每一种家畜,每一种虫子的味道,我都心知肚明。然而,这一刻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习惯了有味道的日子,反倒在没有味道时不习惯了。于是,我猛吸了几口,好在以后的日子里去回味,去念想。
就这样傻傻地看着菊花美丽的容颜,我忽然想起了陶渊明,那位钟爱菊花的隐士。但现在,我不想把自己比作陶渊明,因为我和他看菊的心情是不同的,他生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而我则生活在这太平的盛世。他的时代太乱,没有多少美值得人去欣赏;我的时代太好,却也找不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了。但这千年之隔,我和他所看到的菊的美丽应当是相同的,或许他看到的更多的是高洁和清雅,我看到的只是一种浓浓的乡意,但这美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种点明心扉的难忘。
我不是一位好的诗人,以至我不敢去歌颂这眼前的菊花,我怕我苍白的文字,玷污了它的神韵。我怀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情,久久地不能平静。
在这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我因为特定的心情,从寻常的事物中看到了美,感受到了美,今晚可以安然入睡了,我这样想着,却迟迟不肯与这美颜的菊花挥手告别。
学校:湖北宜昌市金东方学校
导师:李佳冰
点评:是这菊花的美颜,给了寒夜的“我”点明心扉的深深记忆。读者仿佛与作者一道,偶遇秋夜那一簇怒放的菊花,领略那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文章联想丰富,写景清新,抒情自然,随处可见作者发现美、领悟美的能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菊花的热爱。非有宁静之心、熟练之笔,难以成就这样的佳作!(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