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小学的时候,大概三四年级那样,有一天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让大家在上边写自己的理想,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理想这个概念有点抽象。啥叫理想呀?理想吗就是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就好办了。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写起来,有的要上天开飞机,有的要当警察抓小偷,还有人要到冰棍厂当工人。我长大了做什么呢?让我好好想想,我这个人天生胆儿小,开飞机当警察的事都干不来,去冰棍厂也不成,我身材瘦小还有点懒惰。我希望长大以后能像老爸单位同志那样,轻轻松松逍逍遥遥的不正常上班。对,我的理想就是不用一天八小时死守着,不正常上班。不过当时我好像没敢把自己的真实理想写在纸上,我担心大家笑话。不过从那时起这份理想就在我心灵深处埋下了一粒种子。
后来我长大了,老爸跟我探讨的不是理想,却是就业问题。跟家人当然可以直言不讳,我说我挺喜欢你们单位的,不用正常上班。老爸当时居然把豆眼瞪成了杏眼说,你没病吧。我们单位那都是人间精英,都是有一技特长的,音乐美术写作,就你??对,忘记说了,我老爸在文联工作。我说音乐美术恐怕来不及了,干脆写作得了,我作文还成。
说干就干,老妈总让我陪她去菜市场买菜,我忽然觉得这里的生活气息很浓,买的卖的喊的叫的,恰似《清明上河图》一隅,那就从这里动笔吧。我试着和一些小商小贩交流,渐渐觉得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他们吃苦耐劳,对生活的态度非常积极也非常努力。我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写一对卖菜的小夫妻,竟然还获了奖。这让我一发不可收拾。
我笔下的人物多是些所谓的底层人,卖菜的修鞋的做豆腐的弹棉花的,你看他们身上那股子执着的劲头,真就很吸引人,也很打动人。晚上他们会拖着疲惫的身体给自己炒两个小菜,弄一壶小酒。腿脚勤快的女人还会跑到夜市上买一条好看的花衬衫。第二天人们一定会看见她身上那个黑黢黢的围裙上方,有一个好看的花领子在闪烁。他们的生活少有惊心动魄,几乎都是小小屋檐下的生活琐事。他们的苦和累那绝对是真枪实弹,夜里两三点就要起来上货,有时候站着站着人就在梦里了,腰杆里都能冒出酸水来。不过那份快乐也是发自肺腑,今儿个货好,大半天就卖空了。看着别人还在一秤杆一秤杆往外撅,他就有了自豪,大声说,回家,回去睡觉。他们的睡眠质量极高,粘枕头就着,失眠,失眠是啥玩意?真怪,人居然还会失眠,他们理解不了,如果每天一觉睡到大天亮,都能当年过。这样的日子着实不容易,但他们骨子里那份坚韧是好多所谓的上层人都不具备的。
这些普普通通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成了我的创作源泉,渐渐还和其中几个交上朋友,有时候小说发表了就拿给他们看,他们看见自己的生活被变成文字,就兴奋地把他知道的别人的故事也一一掏给你。总之他们带给我的是阳光是积极是坚强,对,还有文学。我常跟身边的朋友说,有机会试着去感受他们吧,那样你就会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懂得感恩,懂得满足。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经过不太漫长也不算短暂的努力,我终于梦想成真了,现在我只需每周去单位开个早会就成,其余时间全归自己。亲爱的朋友,只要你肯努力,不管梦想理想,都会在前边不远的路上等着你,快,行动吧。
(选自《作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