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最爱什么花,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梅花。
搬家前,我还住在老房子里,大门的右边便是一棵梅树,现在搬家了,旧房子拆了,那棵从小一直陪着我的树也消失了。
父亲说,当小梅树苗第一次种在我家门口时,我只有四五来岁,看见了梅树不知怎么的就高兴地又蹦又跳,十分高兴。从此,它便伴随着我一起成长了。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浇水。我一进家门,立刻放下书包,拎起前一天准备好的盛满水的小水壶,迫不及待地跑到门外的梅树前,为它送去甘甜的“露水”,一边浇水一边心里默默地念着:小梅树呀,小梅树,你快点长高吧!小梅树在长,我也在长。
每年一到春天,门前其它树木的叶子落尽之日,却是梅树开花之时,大大小小粉红色的花儿开满一树,远远望去就像一位花枝招展的美少女,特别惹人喜爱。一走近,一阵阵风伴着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就这样梅树伴着我过了整整十年,我从小学升到了初中。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建议父母把梅树移栽到外婆家,他们爽快地答应了。但刚到外婆家不到半个月,它竟死掉了。我十分惊讶,好好的树为什么突然死掉了呢?大概是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吧!它死后,我十分怀念它,时常想起我给它浇水,看着它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的样子。虽然它只是一颗树,不会说话,再也平凡不过了,但是,整整十年的相处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忘怀的啊!
后来在书本上我欣赏到了古人笔下的梅,不由对它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王安石《梅花》中的它,冒着严寒在墙角开放,它有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幽香随风飘来,它可爱又可敬;独自承担寒苦,又是那么的坚贞不屈。
王冕《墨梅》中的它,变成了淡墨色。的确,它不像别的花那样多彩地显露自己,而是坚守着高尚的节操、高洁的品质,只求自己的清香飘满大地。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它,生长在偏远的地方,风雨的打击,不曾使它丧气。群芳的妒忌,它不以为然,只愿凋零后化作春泥,留有芬芳,为土地奉献出养份。梅可以“凌寒独自开”,也可以“只留清气满乾坤”,更可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喜爱梅,不仅仅是因为它陪我度过了十年光阴,更是因为它不招摇、不做作,始终坚守着自己高洁、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湖北武汉市弘桥中学
导师:柳 阳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这喜爱,一方面因为我与梅一起成长的经历,另一方面则由于梅的高贵品质。文章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但文章反复出现与梅一起成长之类的话,略显啰嗦,引用古诗词对梅的解说也不够精辟,所以,作者在语言方面还要多下功夫。(萧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