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597

  

沉默这门哲学你学好了吗

◇ 张 思

  都说沉默是一门必修的处世哲学,对这个观点,我要举双手赞成,不信,你回头看看,咱们身边的朋友就深谙其中的道理,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前段时间,看了则报道,一位85岁的老人在南京鼓楼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结果硬是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没人过问。其实,这样的报道,就像一个九流作家的小说,故事内容和情节老得连大牙都没了,要么是主人翁由张三变成李四,要么是地点由街头变成巷尾,但是,其中有个永恒的主题是不变的,那就是周围人们的心态都极为平静,旁若无人。
  其实,咱们身边的朋友还是很有正义感的,比如,每次事发后,记者出去采访,问“见了小偷,怎么办”,大家都义愤填膺,众口喊“打”,只是,等自己“身临其境”时,就另当别论了。
  胆子大的靠近点,胆子小的站远些,大家保持一致——沉默,顺便还看看好戏。很多人对这种现象不解,其实很简单,一个字“利”。别人的刀子又不是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自己逞什么英雄,要是小偷找上门来,那不就“引火烧身”?你去扶跌倒的老人,到时别人说是你撞的,可咋办?倘若隔岸观火,一来与己无害,二来还有场好戏,何乐而不为?再说了,古圣先贤们就叫我们“明哲保身”,至于“明哲保身”之后,那刀子会不会真的架到自己的脖子上,圣人们没多说,因此,大家也就没多想。
  以前有条新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被小偷当街打死,事后,小偷还在网上给周围的“观众”发了一封感谢信,对他们对小偷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于是,互联网上又是一阵喧嚣,大家慷慨陈词,大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过,时间一过,现实的利害一上来,一切就又都照了旧,该偷的偷,该抢的抢,该沉默的也还是沉默。
  有时,有些人耐不住寂寞,竟也不再沉默。记得有新闻曾报道:一个小伙子下公交时,看见一个老太太瘫坐在公路上,于是好心前去搀扶。结果那老太太把小伙子一抱,硬说是小伙子把她给撞倒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对簿公堂,法官弄不清是非曲直,于是一纸公文下来,小伙子赔偿老太太7.9万元。你看,叫你头脑发热,叫你耐不住寂寞,于是,沉默的人们更加沉默。
  当然,沉默的人们,也有不沉默的时候。什么时候不沉默?那自然是刀子不会架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比如,要是谁要跳楼,你只要站远些,便不至于飞来横祸。这时,沉默的人们就不沉默了。
  所以,每次哪里要是有人跳楼,那总是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不仅不沉默,还要助威,要是跳楼的人腿发软,大家还主动给他鼓劲,“莫怕,莫怕,就几秒钟的事”、“眼睛一闭,就没事了”……要是跳楼的人迟迟狠不下心,耽搁了大家时间,他们还不耐烦,“你跳不跳?我都站了半个小时了”、“你快点,我还要上班”……
  你看,该沉默时沉默,不该沉默时就不沉默,朋友,沉默这门哲学你学好了吗?
  
  张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生。

沉默这门哲学你学好了吗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