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题目
请欣赏下面题为“聆听”的歌词,按要求作文。
听 一阵风铃
在无边的春色里
你听我的歌曲
我不用看着你
我们心早已相系
不用再多说那一句
……
听 松林低语
在喜悦的心田里
你不必太过介意
我无法和你一起
而我心底深信
这一条路上我们常相系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写作导引
我们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材料,变审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表面意义并不难懂,难点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树立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这个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段歌词,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这个歌词,明确歌词所包含的意义。歌词的题目是“聆听”,“聆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歌词中给我们列出了两个“聆听”的对象,一是风铃,二是松林。材料中还有两个省略号,这就表明聆听的对象远不止这些。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突出对某个对象的“听”,比如聆听师长的教诲、聆听自然的声音、聆听音乐的美妙、聆听父母的关怀、聆听国家的消息等,都可以写入文中,作为行文立意的对象。
我们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时除了要审所给的材料之外,还要审题目的要求,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比如本题中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个要求,我们从这个要求中既可找出写作的方向,又能拓展我们的写作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这句表明我们写作时要立足生活,注重生活中的体验,也可以从我们的阅读中收集素材;“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这句为我们指出了文章的文体要求,也就是说既可叙述经历,写成记叙文,也可发表意见,写成议论文。当然文体有很多,我们写作时不一定非要选择这两种文体,但如果我们看到这个文题时一时打不开思路的话,仔细阅读这样的提示,会有利于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构思、立意。
三.示范作文
聆听阳光伯伯的教诲
刘小丽
自从春风吹绿了小草,我就开始为开花而祈盼。
从未想过我能成为一朵艳艳的桃花,是桃树妈妈孕育了我,使我能在田间灿烂地开放,我笑了,回想着那不美丽的过去,我才明白美丽不是生来就有的。
当春姑娘的纤手抚摸着我艳丽的身姿时,当风儿唱着赞歌从我眼前吹过时,我真的有点得意忘形。不知经过了多少风吹雨打的我终于换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美丽,我能不开心吗?我感到这世上数我最美丽,因而也渐渐地目空一切起来。
“孩子,美丽不是永存的,你的花儿迟早会凋谢的!请不要为暂时的美丽而失去自我!”阳光伯伯在天上望着我说。
“那,那我该怎么办啊?”我急着问。
阳光伯伯笑而不答,反过来问我:“桃花谢了是什么啊?”“是桃子”我抢着说。
“是啊,傻孩子,花谢了总会结果啊,结出了甜甜的桃子不也是同样很美吗?”阳光伯伯语重心长地说。
于是我便不再伤心,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成熟,我便开始了祈盼,祈盼我早日能成为一个硕大的桃儿。
蝴蝶为我伴舞,蜜蜂为我歌唱,风儿为我奏乐,细雨为我洗礼,我微笑着,我知道我将要谢去,我的嫣红的容貌,我的灿烂的笑,将要化作春泥,但我不悲哀。
又一阵暴雨,我已失去了往日夺目的容颜然而我不后悔,我心中在不停地祈盼。
我依然微笑,尽管我知道我笑得不再美丽,但为了我今后的奉献,我不会伤心也不会自怜,我知道只要努力,命运之神就不会让我失望。
“花谢花非飞满天,江消香断有谁怜……”往日的黛玉葬花已成了不凡的悲歌,这位弱不禁风的千金小姐不会明白我心中的愿望,她不知道我在祈盼什么,我在追求什么。
我从太阳伯伯的话里明白了过去的美丽算不了什么,永恒的美丽才真让人祈盼,永恒的美丽才能永存,只有舍弃外表的美丽,才会迎来心灵的美丽。
不会再有蝴蝶或者蜜蜂为我跳舞、歌唱,因为他们只属于盛放的鲜花,我不愿挽留他们,毕竟挽留不住——生命不能总是停留在某一处。
还有两个月我就要结果了,我为自己高兴,我祈盼着我能早日结果,并不仅仅是希望再找回一份美丽,而是祈盼我能够为人们献上甘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