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138

[ 佚名 文选 ]   

八年级(上)期末测试(苏教版)

◇ 佚名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在sàsà的秋风中,在泥泞的山路上,天上没有星星,地上没有gǒu火;一个受伤的士兵在踉跄地走着。此时,他的眼里流露出焦灼的神情,是啊,在这万赖俱寂的黑夜,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的心里是多么着急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sàsà( )
  gōu火( )
  踉跄( )
  焦灼(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名句回放。(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一描写落花的诗句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在境界上更胜一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友谊的名句很多,请再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日记片段中有三处语病,请你在原文中修改。(3分)
  (1)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2)银铃般的歌声和纯真的笑容,回响在校园的上空。(3)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4)初二年级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把它评为一等奖。
  4 名著阅读。(4分)
  一次,因为解救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却又把他很快错放了,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务官的女儿)家的化园。后来,哥哥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保尔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实验中学准备在初二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得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班肖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品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6—7题。(4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 诗中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诗人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思想。(1分)
  7 请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3分)
  (二)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8~11题。(7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险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 选择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 )(2分)
  A 心乐之念无与乐者
  B 全石以为底何以都不闻消息
  C 乃记之而去楚王闻之
  D 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
  9 解释词语意思。(2分)
  鱼可百(许)头( )
  (怡然)不动(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
  之情。(1分)
  (三)阅读苏轼《游自水书付过》,完成12—14题。(8分)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12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4分)
  (循)山而东( )
  (顾)影颓然( )
  不复甚(寐)( )
  (书)以付过( )
  13 翻译句子: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8分)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最。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④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瓷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为太阳能的利用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⑤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⑥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特别是针对在建筑高耗能而生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行业领头羊来引领或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为建筑的节能减排,为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15 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刘墉的《父亲的画面》,完成18—23题。(19分)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踏雪无痕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他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他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温暖。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种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黄昏的暮色和竹林,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一捞,就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
  ⑥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梭般飞射。
  ⑦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对“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对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面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⑨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身后……
  ⑩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 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11)父亲有我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12)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13)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14)“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15)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18 请用小标题形式完成第②至⑩段所描述的父亲的几幅画面。(4分)
  
  19 读第④段,从神态和动作两方面想象并描写出父亲看到“我”“有些不对劲的样子”时的反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第⑩段,体味画线句所蕴含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试分析第⑥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两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1)主题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探究阅读:对比第②段和第⑩段,面对母亲的一“怨”一“说”,父亲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对此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与语文同行,我们会感受文学的魅力;与亲人同行,我们会给予亲情的温暖;与玉树同行,我们会传递生命的力量……
  请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命题人: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