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学科综合题中,图表题、漫画题频频亮相,已逐渐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其考查形式基本为把漫画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和对图表信息作推断总结两种形式。
一、将图表、漫画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
【例1】(2,008年江苏省泰州市卷)
国务院办公厅1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搜集资料】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抓住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找出他(她)与其他人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按照“谁”“干什么”“怎么样”组织语言。由图可以看出画的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白色的垃圾袋,袋子上写着“白色污染”四个大字。其次,要认真审读标题(包括表注),因为标题对答题往往起到提示与指向的作用,抓住标题,就圈定了答题范围,把握了答案主题,明确了答题方向。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这幅漫画表现的是“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危害。
【例2】(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豢)
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根据组图,简要说明人民群众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对画面进行描述,考生在回答时不但要抓住画面中的各个事物,分析事物本身的含义或寓意,还要抓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共同反映的主题,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1979年,人民群众的日常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2009年,汽车逐渐增多;2019年,自行车又将成为新宠。
二、对图表信息作推断总结
【例1】(2008年江苏省泰娴市卷)
【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1)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2)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
解析:首先要学会看表中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抓住最大和最小的数据来分析概括,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命题目的,筛选关键信息进行表述。从“限塑令”生效之前塑料袋使用量“10852(只)”锐减到“限塑令”生效首日“905(只)”,以及无纺布袋销售量从“0(只)”激增到生效之后“500(只)”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2)“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
【例2】(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卷)
小方搜集到下面一个有意思的图表,并和大家一起进行了探究。他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记忆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你就理解能力或创新能力对事业成就的重要性也发表了一点看法,你说:“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仔细读题,明确题意,筛选关键信息,对材料或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了解,把握答题主题,明确答题方向。题目要求考生就理解能力或创新能力对事业成就的重要性发表一点看法,通过读图可以看出,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记忆能力所占空间逐渐减少,理解能力所占空间没有变化,而创新能力所占空间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1)无论事业成就如何,理解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是基本不变的。(2)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创新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翻看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总结出一条规律,即语言运用类试题无论是看图、读表或其他形式,都会紧密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例如,在“限塑令”颁布后,会让考生归纳“限塑令”的成效;奥运会也成为热点,具体表现为用说明性文字写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图案和主题等;世博会期间,则出现许多与世博有关的题目。预计2011年的语文试题比较平稳,题型没有太大变化,一些社会热点如上海世博会、低碳经济等可能会成为考试内容。其实只要平日寸关注时事,考试时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