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od、iPhone、iPad等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美国苹果公司由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重新成为全球IT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期美国科技博客网站Silicon Alley Insider(SAI)总结了苹果2010年的15件事实,列举几条如下:
5 去年iPhone智能手机业务已占苹果总营收的39%,而iPhone手机四年前尚不存在。
6 苹果去年共售出4000万部iPhone手机,相当于每天出售11万部,每小时出售4583部,每分钟出售76部,每秒钟出售1,27部。目前iPhone已在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7 苹果网络音乐商店iTunes去年销售额迅猛增至40亿美元,而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华纳音乐集团年营收额为30亿美元,比苹果Tunes业务少10亿美元。
13 在苹果去年650亿美元营收中,约450亿美元来自该公司过去10年内所推出的新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iPod音乐播放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和iTunes音乐商店等。其中近半收入(300亿美元)来自苹果过去4年内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改变了苹果?是什么让他们创造出今天的辉煌?看看199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品牌形象广告《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我们或许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不同凡“想”
献给狂放不羁的一群人。
他们是不合主流的怪才。
叛逆传统的勇士。
制造麻烦的一小撮。
方枘圆凿、特立独行。
他们观察问题与众不同。
他们不喜欢条条框框。
更不把正统放在眼里。
你可以引用他们,
也可以否决他们,
赞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只有一件事你不能做,
那就是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
他们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虽然有些人把他们当作疯子,
但我们看见的却是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足够疯狂的人才会认为,
他们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据说,刚刚重返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在初次看到广告的视频剪接时不禁泪流满面,他在广告中那些改变世界的名人面孔里看到了自己,而今天全世界都不会否认,乔布斯也应属于他们的行列。我们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登出这个广告文案是想告诉大家,真正优秀的内容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界限,直抵读者的内心。我们记住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后传达出的精神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