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揭开昆虫基因组变异图奥秘
2009年8月28日,新鲜出炉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科学》上再次出现我国科学家的名字。一篇名为《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的论文被重点介绍,文章在世界上首次揭开了昆虫基因组变异图的奥秘,也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昆虫基因组变异图。
科学家证实新西兰食人鸟曾确实存在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证实新西兰毛利人传说的一种巨型食人鸟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它就是哈斯特鹰。据描述,食人鸟是一种巨大的有着黑白羽毛的掠食动物。这种鹰被认为在1000年前人类到来后逐渐灭绝。
北京各博物馆国庆期间推出百余场展览
国庆前后,北京地区各大博物馆将推出130余场优秀展览和宣传活动。“北京地区博物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览活动巡礼”是北京市庆祝60周年国庆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局将集中北京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以展览的形式再现新中国60年的建设成就。
“中华第一龙”珠玑古巷千年古龙将现身东莞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着“中华第一龙”之称的珠玑古巷古龙将于国庆期间现身东莞。以弘扬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据龙文化节举办方介绍,“龙的传人”活动主要有龙文化展览、舞龙表演、龙文化论坛等。
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 投资5.7亿元
近日,历时5年多、投资5.7亿元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正式向观众开放。新馆的展出模式突破传统,新挖掘、整理、征集的文物达到500多件,许多文物为首次展示。新馆建设吸收了陕北民居的建筑元素,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理念,成为融纪念性、标志性、时代性和地域性为一体的精品工程。
中国首个空间站2020年前后开建
从明年开始到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2到3个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到太空,将有多艘飞船与之对接。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空间站将具备支持空间科学任务的较大能力和资源支撑条件,可分别在密封舱和暴露平台实施各项空间任务。
中国火星探测器十月飞天 面临极度严寒挑战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10月6日至16日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这是继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后,我国航天航空领域的又一壮举。若探测成功,将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太空局后又一位“火星俱乐部”成员。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 最爱看电视上网
最近,在对“以下文化休闲消费形式中,您更喜欢哪种”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回答“看电视”的为62.6%,支持率位居第一;回答“上网”为61.5%,紧随其后。47.5%的受访者选择“阅读书报杂志”。“看电影”和“旅行”亦获得了接近四成的支持率。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这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尚不完善不无关系,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产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