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之花凋谢在二十六岁的年少有为之时,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与伤痛。流星般滑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读到了他的乐观与旷达;从“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中,读到了他的缠绵与深情。
而真正的他,是历史中那场盛大的宴会中的他。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震人心弦,启人心扉。生动细腻的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壮志情融为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叙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唱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具个性的文学才情,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
然而,在滕王阁永不褪色的壮丽图画中,我们却隐隐捕捉到他豪放超逸情致之外的些许无奈;我们读到了那份萦绕在他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
可王勃毕竟是王勃,他不会沉陷于怀才不遇的泥潭不能自拔。他把人生的得失看作常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看到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悲凉为旷达的豪迈,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拨动了生命的最强音,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交响曲。
也许当我们的生活满目疮痍的时候,我们在他那里找得到精神的支持。
他用短暂的生命,用自己富有才情的歌唱,用他那独具魅力的人格,为我们留下一道永远亮丽的文学风景……
王勃,他是永远的……
摘自“偶然的路遇”的博客
链接中考
1.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2. 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 (2002年甘肃省卷)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参考答案】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B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