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808

[ 王余万 文选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王余万

  文字的力量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消减,每一篇文章总能带给我们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悸动。
  
  七年级《为你打开一扇门》:通过巧妙的设喻,激发青少年朋友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
  
  这篇文章放在初中课本的第一课,有其特定的意义。题目中的“门”含义丰富,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对于刚迈进初中大门的我们来说,初中生活是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令人憧憬;而初中语文课,应该是智慧的宝库,值得期待。初中的这扇大门刚刚打开,大门里的一切都会令我们浮想联翩。那么,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青少年朋友走进文学的大门,让我们在文学的百花园中,学会采撷,学会积累,学会提高。编者把这篇文章安排在第一篇,其用心可谓良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我们形成某种良好的习惯,激发兴趣是最佳途径。这篇文章开篇就以“门”为喻,生动说明世界上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而走进这些未知的世界,会获得无穷的乐趣。“打开”“走进”“浏览”“探求”,写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激动人心”。“乐趣无穷”与“无聊地徘徊”,“惊奇迷醉”与“沉睡”,对比之中,让人明白探求的意义在激起我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而“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强调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因势利导,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方法和自信,这些门就能打开,为走进文学的大门做了很好的铺垫。
  喜爱需要理由。通过铺垫蓄势,文章引出了“文学”这扇大门,但是,为何要爱上文学呢?理由有三。其一,“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比喻,从不同侧面表现出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文学作品的地位与价值。其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这句话运用排比与反复,由“历史”到“社会”,由“自然”到“人生”,由小到大,层层切近,写出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作用。而“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则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力地阐述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其三,文章还告诉我们不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危害,从而凸显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因为谁也不愿意成为“高智商的野蛮人”。作者运用比喻、排比,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描绘了文学的魅力,引起了青少年朋友对文学的兴趣,引发联想和想象,让我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逐步走进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同学们,文学的大门已经打开,你准备好了吗?请走进文学的百花园,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在这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将使你着迷,令你陶醉……”
  
  课文背后的故事:
   赵丽宏,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共五十余部。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