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803

[ 杨志芳 文选 ]   

“眼睛”里的世界

◇ 杨志芳

  “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参赛选手用纯净的心灵、真挚的情感和激昂的文字书写着自己炽热的青春。你会在这里看到优秀的获奖作品、大赛评委精妙的点评、获奖选手动人的风采……想和选手“PK”作文?想对作品评头论足?想和大家聊语文、侃作文?赶快加入到《中学生与社会》专栏中来吧,来稿如被刊登将有机会获赠一本精美的大赛作文集!
    【初中组作文题】 1. 眼睛告诉我 2. 今天的太阳 3. 在这个家里
    【参与方式】 将你的同题作文、评论,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给我们。(通讯方式请见目录页)
  
  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中,“眼睛告诉我”是一道受选手欢迎的题目,初中组148位参赛同学中,有76人写了这道题。这是否可以说明,“眼睛”的魅力吸引了同学们,更接近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与思维特点,所以看起来比较好写?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前五名中,第一名、第二名与第四名都是写的“眼睛告诉我”,当然也有不少平平之作。这也说明:受大家欢迎、看似好写的赛场题目,真正写好需要智慧!
  我们都知道,写作的整个思维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定体→构思用材→表达成文。其中,解析题意、确立主旨(审题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高下的关键一步。审题立意的智慧,就是不停留在题目的表层意思,而是以生活、生命或人生的视角去合理诠释或理解题目的重要概念与结构意义,然后从对象、范围、特点、原因、结果等方面为概念或题目添加成分,形成合理明确、清楚明白的写作主旨。
  解析“眼睛告诉我”这个题目,应当放眼“眼睛”,放怀“告诉”,放飞“自我”,放胆“立意”。
  放眼“眼睛”,就是要打开思路,从特点、作用、对象、范围等多角度分析“眼睛”,并从中选定自己所要写的“眼睛”。首先,从对象范围上明确“谁的眼睛”。可以是我的眼睛,你的眼睛,他的眼睛;可以是其他动物的眼睛;也可以是照片、图画、雕塑等人物或动物的眼睛;还可以是从诗文中反映出来的历史或文化文学人物的眼睛等等。其次,从特点作用上明白“怎样的眼睛”。眼睛的基本特征是能够观察与感受外部世界,也能够反映与表达内心世界。具体来说,眼睛是人类生活与大自然奇妙色彩、美好本质的发现者和感受者;是事物变迁、生活变化的见证者;也是历史文化文学中风云人物、历史规律、精神传统、科学光辉的发现者和感受者;更是内心世界、心灵色彩的宣示者。因此,有温柔善良或阴冷凶恶的眼睛,热情积极或冷漠消极的眼睛,镇静深沉或慌张浮躁的眼睛,敏锐犀利或迟钝呆板的眼睛等等。我们写作时应在“放眼”的基础上聚焦,明确选定自己所要写的是谁的、怎样的眼睛。如获一等奖的李娜同学选取的是父亲那冷静深邃却饱含爱意的眼睛;张音叙同学选取的是王昭君等三个历史文化人物的不同眼睛;奚流同学选取的是“长安”清澈单纯却饱含历史沧桑的“双眼”;陈紫璇同学选取的则是大门上小巧玲珑的“猫眼”。
  放怀“告诉”,就是立足“眼睛”这一视角,巧妙理解“告诉”的含义,明确“告诉”的内容。“告诉”,在这里并不是真实的诉说,而是作者通过“眼睛”这一独特视角的收获与感悟。具体点讲,就是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阅读后的发现、收获、感受,或者通过他人或他物的眼睛表达出来的信息而获得的理解、赏析甚至想象。这些“告诉”,或叙述描写,或抒情议论,或想象说明,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情感或感悟,都应该尽情表达。“告诉”什么,实际上是作者从自己的眼睛或其他的眼睛中发现、明白、感受、理解的内容,可以是风景、事情、生活本质,也可以是道理、情感、精神气质。张晓彧同学就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发现并赞美生活中的自然美与心灵美;周雨楠同学则是通过“乡村”那“清澈”“单纯”而又有几分“落寞”的“眼睛”“告诉”(实际上是一种感受与理解)“我”乡村的本真生活。
  放飞“自我”,就是要机智对待与处理“我”。一般来说,题目中的“我”应当指自己,是“自我”从特定的“眼睛”里有所发现、收获或感受,这是作文题“我”的主流。从参赛作文看,同学们作文中的“我”都是指“自我”,这完全符合作文题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将“我”理解为他人、事物或动物。这样,“我”便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假定某一动物看世界、看人类,写它们的眼睛观察与感受到的人类与现实,从而揭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或问题。美国电影《猫眼看人》就是通过猫敏锐的眼光来见证并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放胆“立意”,既指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果断选定自己的写作重点,大胆确定明白而具体的写作主旨,也指根据自己熟悉的眼睛、熟悉的素材与真切的感受,进行富有个性的写作构思。例如获一等奖第一名的王铖同学的文章,没有选定具体的“眼睛”,而是从不同角度写了几类典型的“眼睛”,从而告诉我们“每双眼睛,都埋藏着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种精神,一份意志……我愿以己为匙,通过双双眼睛,去聆听天籁、人声;打开目帘的锁,去开启轻语、情语”,立意、选材与构思富有个性。周雨楠同学的文章虚实结合,确立的写作主旨是:“乡村啊乡村,你的眼睛告诉了我那最本真的生活,请你也看着我的眼睛,我想告诉你,我的世界中,有你。”文章清新而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至于审题立意后的选材、构思、用材、表达等方面的智慧,同学们可以从获一等奖的作文里寻找、分析与体会,获得启迪。
  很多同学的作文写得平平,主要是看到熟悉的题目,思维停留在表层,停留在平常作文的平台上。其实,竞赛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或考试作文,它更加需要放眼、放怀、放飞、放胆,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总之,“眼睛告诉我”这个命题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演绎着,它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多层次的内容,只要将眼光与思维延伸出去,一定会找到无比丰富的题材,从而写出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