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830

[ 陈蕾 文选 ]   

唐诗中的孤独美

◇ 陈蕾

  悠悠岁月中的孤独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了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之感。诗人登楼眺望,空间辽阔,天地亘古不变、无始无终,诗人的失落感更加难以排解。
  幽静境界中的孤独美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诗中写景物,只用了三个词——“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物活动,也只用了三个词——“独坐”“弹琴”“长啸”。虽遣词造句都平淡无奇,却境界自出,蕴涵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诗人独自在深林中弹琴长啸,只有明月伴随着孤独的他。这是何等幽静的境界,这是何等凄清的孤独,仿佛一个瘦长的影子在浅吟低唱。
  山水情怀中的孤独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群鸟的高飞远去和最后一片白云的悠然飘走,展现了一个极其空旷寂寥的世界,虽是写眼前实景,但“鸟尽云闲”却透露出诗人强烈的孤独寂寞之情。这时的李白对社会弊端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只好向大自然寻求慰藉、寻觅知音。山愈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跃然纸上。
  困顿生活中的孤独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选自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到了晚年,身体衰弱不堪,而且没有安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亲朋们这时音信全无,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独自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泊。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怨愤之情,不言自明。诗人叙述自己的身世,写得凄凉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