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0年第2期 ID: 138473

  

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

◇ 于 芳

  为了确切了解当前小学作文评语状况,以切实提高小学作文评语质量,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设计了《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表》,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晋江市、莆田市、永安市、光泽县的十所小学的五十个班级开展了调查,共搜集2151份小学作文评语。这十所学校覆盖了市级、区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小学,其中包括4所重点小学和6所普通小学;五十个班级包括三年级7个班、四年级13个班、五年级20个班和六年级10个班。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我们建立了一个小学作文评语语料库,以揭示目前小学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对作文评语的观点。
  
  一、小学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评语是师生间交流思想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平台,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但调查显示:很多小学教师认为作文评语是教师单方的机械化工作,这就导致小学作文评语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一)无的放矢
  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有着和成人不同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教师如果不看对象,目中无“人”,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及生理、心理特点,无的放矢地写评语,就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写的评语学生看不懂。如:
  (1)开头新颖,富有情趣,写出了自己的厌烦,但是后部分内容却浮于水而。
  (2)先扬后抑的写法,用得好!
  (3)逻辑思维有点乱!
  第二,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已针对小学生的写作做出了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且对各年级提出了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规定。教师若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从实际出发,可能会揠苗助长。
  
  (二)偏否定化
  作文往往是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辛勤劳作的成果,教师若使用否定的甚至嘲讽的方式来写评语,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和对写作的反感。尤其是小学生,刚开始写作不久,幼小的心灵又很脆弱,这样的评语足以扼杀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1 抄作文也能把字抄错?
  2 你写的字太难看了,真的是丢尽你妈妈的脸。
  3 要抓住一件事物,别东扯西扯的,我看了你的文章,摸不着头脑
  调查发现,这类否定、批评型的评语在小学作文评语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三)格式化或雷同化
  有的教师在写评语时使用一些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式化的语言,对学生缺乏启发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学生看多了,就会失去阅读评语的兴趣。如:
  1 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内容具体翔实。!语句不通顺,叙述不清,字迹乱。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对不同学生使用了几乎相同的评语。有个班的评语几乎一致,总共就几句话重复使用“用词恰当”“详略得当”“衔接较好…‘过渡自然”“字迹工整,内容具体”“文章语言流畅,有创意,好!”“作文进步大,望继续努力!”还有个班级42份评语中有28份都用了“你能按顺序把花圃中的景物特点描绘出来”这句话。
  
  (四)复杂化或简单化
  小学教师对待作文评语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非常重视,在本来篇幅就少的小学作文上,评语却是洋洋洒洒,仿佛“漫山遍野红旗飘飘”。有的非常不重视,只有零星的格式化的评语,如“真实”“语句不通”“写得太简单了”等,甚至出现了零评语。两种做法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作文批改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作文评语也会失去应有的功能。
  
  (五)不够规范
  规范化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推行者。我们的调查却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书写的作文评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
  1 “动作神态写的不错”“心里活动描写少了些”“过度自然”(错字)
  2 “与本篇习作的联想不大,可以不写。”“你善于流露自己的真感,这更为你习作增添了灵性。”(用词不当)
  3 “球员踢球时的动作、神态写具体来。”“这篇作文写得生动、具体,有写出实现的过程。”“题目觉得和文苹没关系。”“文章语言流畅,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不足的是文章不够流畅,结尾不能照应开头、”(病句)
  4 “改变一下生硬的回答问题式的表达,效果更好!”(错误的标点)
  我们对字、词、句和标点的错误进行了统计,一共有286份评语出现了错误,占总数的13.6%。有时一份评语中会出现多次、多种错误,我们对各种错误分别做了统计:字138个,词35个,句118个,标点46个。错字中结构助词的错误最多,达到了83个。病句类型也很多,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作文评语的规范问题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小学作文评语应遵循的准则
  
  作为小学作文评语言语行为的实施者,为达到更大的交际值,小学教师应重视和发挥主体作用,遵循以下几条准则:
  
  (一)质量准则
  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写作的规定,结合每次写作的目的和要求来写评语。评语不必写成事无巨细或过高要求的长篇大论,也不能草草写几个字应付了事,要有针对性地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评语还,必须是真实的,有些作文分数低而评语却一味地赞扬,如:“很好!很好!写得太好了!”这样的评语总让人感觉虚假。
  
  (二)方式准则
  作文评语要写得清楚明白、言简意赅、具体准确。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写评语,不宜采用格式化的语言或者像“这篇文章总体看起来不错,但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这样笼统的语言。
  
  (三)示范准则
  作文评语要有示范性。我们不能苛求每位教师的评语都文采飞扬、字迹优美,但至少要文从字顺、书写工整,杜绝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标点使用不当和其他不规范现象的出现。
  以上三条准则是小学作文评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四)赞誉准则
  作文评语尽量不要贬低学生,而要多赞誉学生,使学生在阅读评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教师写评语时应秉持宽阔的胸襟和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一点进步、一个正确的思想、一句优美的话语乃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可以不吝言辞地加以赞誉。“想象合理、有趣。”“能引用诗句道出中岩瀑布的壮观,且把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一写出来,
  你真了不起!”“可以骄傲地告诉你,孩子,你进步了!这篇文章你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细节描写,令文章增色不少!”这些评语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借鉴。
  
  (五)一致准则
  作文评语要尽量增加师生间的一致。教师在评语中向学生表明彼此是“自己人”,站在“同一战线”上,双方在某件事、某个观点上达成共识。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具体方法有:
  第一,使用第—人称代词“咱们”。如:“从此次习作我已经知道你学会了积累,可是光积累不够,咱们在习作时还得用心。”
  第二,制造共鸣。如:“不错,你的这篇倡议书让我看了都想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可见有_定的号召力。”“老师小时候也挖过蚯蚓,的确是一件趣事。”“你的语言很有特点,老师喜欢。”
  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教师无意识地遵循了这一准则。
  
  (六)情感准则
  作文评语要尽量加深师生间的情感。通过评语,教师可以传达感情,让学生看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小学生的作文,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幼稚可笑的想法,教师要以极大的爱心和包容心对待,以朋友商榷或长辈关爱式的口吻来写评语。如:“作文写得这么棒,相信你也能把字写好,对吗?”“孩子,写作文要记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让读者看懂你的作文。”
  这样的评语能够从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出发,或者商量建议,或者称赞引导,不仅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而且增加了双方的亲密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也就为今后的作文教学铺平了道路。教学效果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教师应谨记情感准则,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身上。

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