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投票”?什么意思?
先看几个用例:
(1)与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如浙江省7月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民工荒”的出现,不仅是农民工在用脚投票,同时也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在发挥作用。(《北京青年报》2009年9月29日)
(2)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如果哪个酒店一定要坚持12点或者10点就退房,估计这个酒店会很快退市!(《深圳特报》2009年9月18日)
(3)游览景区价格越来越高,自费的游客们怕是要用脚投票了,溜之大吉,你景区奈我何!(《重庆晚报》2009年9月25日)
以上例句中均有“用脚投票”这个短语。我们知道,投票一般都是用手的,赞成或者反对都可以通过举手或者不举手的方式来表达,那么“用脚投票”究竟是什么意思?仔细揣摩上下文,不难发现,三个例句中“用脚投票”均有“选择离去”的意思。
“用脚投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是指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情况,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也就是说,居民可以“用脚”(指迁入或迁出某地)来给当地政府投票。后来逐渐引申为“选择离开或者归来”之意,以下是这样的例句:
(4)有些再融资的公司或许会再融资失败,例如早前的中国平安再融资由于资金需求过大,增发价格过高。导致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这样的再融资就很难完成。(《北京商报》2009年9月17日)
例(4)中的“用脚投票”可解释为“选择离开,放弃”。
“用脚投票”还可以有下面的用法:
(5)……该公司将总部从香港迁至伦敦,BBC称那是“用脚给香港基本法投票”。(《环球日报》20mg-9月29日)
例(5)在“用脚”和“投票”之间插入了一个表对象的状语,这说明“用脚投票”的组合比较松散,使用较为灵活。
总之,“用脚投票”由原先的经济术语演变为一个常用的普通短语,其意义一般为“选择离开,放弃”,但有时也会表达“选择归来”。对于这样的短语,我们切不可望文生义,否则就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