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0年第2期 ID: 138480

  

“孤儿商品”小议

◇ 蔡 丽

  什么是“孤儿商品”?初见这个词,许多人都会认为它指的是给孤儿用的商品,就像“孤儿学校”是以孤儿为学生主体的学校一样。事实上,“孤儿商品”的含义并非如此。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孤儿商品”。
  
  1 超市里的“孤儿商品”
  
  (1)由于超市促销频繁,加上市民谨慎购买的心理增强,超市“孤儿商品”数量明显增加。(《千山晓报》2008年12月8日)
  (2)购物市民随意制造“孤儿商品”。已成为超市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夸日龙口》2009年2月18日)
  (3)在卖区内有孤儿商品区、购物筐区,方便顾客选购。(中国营销传播月2006年1月18日)
  在超市,一些顾客选好某些商品装进购物车里准备购买,但之后却因种种原因又放弃,便将这些商品随意扔在超市的某个位置,而没有放回原位。当这些商品“满心欢喜”地被消费者选中,准备被带回“新家”时,却在半道被遗弃,远离自己的同伴,远离自己的“家”,如同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于是业内人士给这些商品取了一个形象、传神的名字——“孤儿商品”或“商品孤儿”。“孤儿商品区”就是某些超市专门针对大量孤儿商品存在的客观情况而设立的遗弃商品回收专区。
  
  2 三包行业中的“孤儿商品”
  
  近年来,在实行三包服务的行业里也比较流行“孤儿商品”这个词。这里的“孤儿商品”是指产品的生产商破产倒闭或转型,或者卖出商品的商家退出市场,再或者该产品的当地售后服务点撤销了以后,留给市场与消费者们的失去三包售后服务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若出现质量问题,产品维修就没有着落,就像失去父母、没有人管的孤儿。在手机行业,这样的商品称为“孤儿手机”;在家电行业,这样的商品称为“孤儿家电”:其他行业的同类产品依此类推。例如:
  (4)但实际上,这些“孤儿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厂家、商家或保修点常互相推脱,给消费者维权增加了难度,工商部门在面对这类投诉时也感到棘手。(《福州晚报》2006年7月13日)
  (5)上网找零件科技拯救孤儿商品(《经济日报》2009年4月2日)
  (6)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厂家已经退出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的市场,导致市场不断出现售后服务无人管的“孤儿”产品。(《市场报物》2008年2月29日)
  从语法结构看,“孤儿商品”是定中型名名组合。汉语中名词与名词的组合有多种语义结构,“孤儿商品”的语义结构是“像孤儿一样的商品”,其中,“孤儿”是喻体,“商品”是本体。这是一种隐喻手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孤儿”的语义内涵。
  “孤儿”作定语的定中型名名组合以前也有,如“孤儿学校、孤儿基金会、孤儿协会”等,但这类组合的两个名词中间可插入助词“的”,如“孤儿的学校”“孤儿的基金会”“孤儿的协会”,“孤儿”是后一名词的服务对象,与“孤儿商品”的语义结构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常用语义结构的作用,“孤儿商品”可能会被误解为“孤儿用的商品”。随着“孤儿商品”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的不断增加,我们相信消费大众对“孤儿”作喻体的“孤儿××”这类语义结构式会慢慢熟悉、理解并接受。

“孤儿商品”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