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218

[ 佚名 文选 ]   

2009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二)

◇ 佚名

  [真题回放]
  
  200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作文题
  针对目前正在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留学的小黄回国前做了必要的防护工作。回国后在家自我隔离了一个星期。这期间她还主动打电话告知亲友,一周内不要到她家探访。她说,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请以“懂得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考题解析]
  
  特蕾莎修女曾说:“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责任既指份内之事,也指没有做好份内之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责任都有不同的认识,每个人也都以各自的态度承担责任,诠释着“责任”的具体内涵。懂得担当,未必能使你的前程如灯火般辉煌,但一定会给你一份沉甸甸的人生厚礼。
  以“懂得责任”命题,意在触发考生对人生、对责任意识的思考,使其经受一番心灵的洗礼,也启发他们反思过去,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思路点拨]
  
  责任是人生的关键词之一,我们每个人自来到这个世界,都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因为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的责任也有大小之分,有崇高与平凡之别。但无论是怎样的责任,我们都应当懂得担当,这是体现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没有责任感的人终会失去立身之本,最终一事无成:没有责任感的国家最终会面临亡国的危险。
  “懂得责任”这个文题写起来并不难,人人有体验,个个有话说。可是容易写大写空,泛泛而谈,或者变为道德说教。想要写实在、写生动、写深刻,就各有巧妙了。我们在作文时可以从多方面构思。首先从写作范围来看,上至国家、民族、集体。下到亲朋、师生、邻里,或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可以列入构思范围。其次,从立意方面讲,对自己生活的思考,或是对“责任意识”的议论,都可作为意旨。但文章主旨须鲜明突出、积极健康。本文写作对象是“责任”,重点在“懂得”,要写出思想历程的变化或是对“责任”的认识深化过程。再次,从选材方面说,可以是考生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耳闻目睹之事;可以是名人大事,也可以是凡人琐事。最后,从文体上分析,它既有限制,也有开放(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能够让我们发挥长处,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如果写记入型的记叙文,要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环境等描写手段,突出人物在“责任”面前的思想、态度、表现,展示他们或高尚或卑劣的灵魂。如果写叙事型的记叙文,就要选择典型事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注意背景烘托、详略得当。叙事中可以赞扬懂得责任的可贵,贬斥没有责任感的可鄙,也可以叙述自己从不懂责任到懂得责任真谛的心路历程、独特体验。如果写议论文,则要确立分论点,梳理论述的步骤,根据自己的积累选择恰当的论据,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明“懂得责任”的意义。
  有了积极的主题、独到的材料、独特的思路、别致的形式,再加上个性化的表达,你一定会写出令阅卷老师击节叹赏的佳作。
  
  懂得责任
  泰州一考生
  
  不知不觉。“责任”——这个昨天还很陌生的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行于我那稍带青涩味儿的情感世界里。
  是的。以前的我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词,甚至想过逃避这个词,因为它总让我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冷冰冰的面孔。直到走过一段异常艰辛的日子,我才感到:责任,充满了太多内涵;责任,让我承载了许多……现在,“责任”的存在,使我有一种莫名的成熟感。
  已是花季的年龄。为了那份女孩特有的奔放,也许我可以随意放纵自己一次,彻底自由一回。但,因为懂得责任,才背上了许多甜蜜的包袱——想晚归的时候,想到父母还点着一盏灯,等着自己归来,心里便涌起一阵阵愧疚之意;假日沉浸于游戏中时,眼前忽然晃过老师严肃的面庞,于是不再贪恋,抓起一本书苦读;遭遇挫折独自伤心时。朋友掏心的话儿总是让我不再有悲伤的理由……
  终于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对人、对事抱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会再被人说成是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儿——我终于有了长大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好,很好……谢谢责任,也谢谢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才让我有了最甜蜜的负担。
  渐渐地,我似乎又感觉到,责任还是那织布机上穿梭往来的梭子……
  于是,我试着接过父母的负担,努力回报他们那沉甸甸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我们的回报比父母的付出卑微得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行动。他们的心头定会绽满笑容。
  于是,我试着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努力让老师头上的青丝多留一点,白发少生一根——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教育,应当换来我们对他的尊敬、体谅和爱戴。
  于是,我试着对朋友多一份理解,与朋友相知相随——今天,你为我拭去眼角的泪;明日,我扶你从失败的谷底一步步走出来!你对我真心实意,我也与你肝胆相照!
  责任,很沉重,很冷峻。但是,现在的我,很喜欢拥有。我明白,责任使我幸福。催我成长。我自己的责任,我来扛!
  [简评]文章以倒叙手法开篇,引出自己对责任意识体验和领悟的过程:从开始的想逃避到不再讨厌责任,到经历一段艰辛之后理解了责任,感受到理解责任带来的甜蜜,再到担当责任后内心的喜悦与幸福,紧紧扣住“懂得”行文,主旨突出,思路明晰。文章表达颇具散文特色,语言充满诗意。文中用“甜蜜的包袱”“织布机上穿梭往来的梭子”来比喻“责任”,新奇而富有个性。结尾“我自己的责任。我来扛”,一个“扛”字,似有千钧之力。
  
  懂得责任
  泰州一考生
  
  一棵小草,不因鲜花的绚丽而自卑,因为它懂得肩负的责任,而默默地为春天增添一抹绿意;一株秋枣,不因苹果的硕大而自卑,因为它懂得肩负的责任,而默默地为金秋捧出几簇红果;一条小溪,不因江河的阔大而自卑,因为它懂得肩负的责任。而默默地滋润一方土地。上天赋予我们生活的权利,我们就有责任热爱生活。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这份责任,勇于承担这份责任。
  人民子弟兵的史册上会记着这么一位年轻的战士——武文斌。在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别人拦也拦不住。身上的迷彩服湿了干,干了湿,他也无暇顾及。为了信守“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的庄严承诺,他累倒在救灾第一线。他用行动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他对得起肩膀上的军章,对得起身上的军装,因为他懂得人民子弟兵应当永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他的行为告诉我们,懂得责任才能书写美好人生。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认错后,父亲对他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这个后来成为总统的男孩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责任意识应该自幼灌输,责任感应该从小培养。
  大海边,朵朵浪花依旧漫天飞舞,汹涌的潮水依旧无情地拍打着海岸,大海中似乎还有遗落的微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作者的外公遭遇了海难,其实,他是为救人而英勇献身的。那天。他本已脱离险境,但仍有四名乘客被困在海中的岩石上。他们万分焦急,急切地向岸边的老人呼救。老人清楚地知道潮水不久就会涨起,自己水性不好、体力不支,但他还是选择了救人。他义无反顾地驾船冲过去,顾不得自己的安全。最终,无情的海水将他吞没。老人常年在海边生活,经常给来海边的游客提供无偿帮助。亲友们劝他,年岁大了,海边危险。可他却说,上帝教我爱每一个人,我照他的话去做。他用他的义举诠释了责任感,告诉我们拥有博爱之怀的人才懂得怎样去尽责。
  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因为懂得责任,截瘫的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给人们讲述遥远的清平湾的故事;因为懂得责任,桑兰“面对瘫痪我不哭”,用迷人的笑容征服世界。人需要懂得责任,人生历程需要肩负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理解责任,承担责任。
  朋友,也请你用智慧和毅力,肩负起责任,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简评]文章开头以一组生动的排比句引出论点——人应该懂得责任,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加以剖析,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三个分论点:懂得责任才能书写美好人生,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责任感,具有博爱之怀的人才懂得怎样去尽责。最后,引述鲁迅先生的名言,激励人们肩负责任、走好人生之路,从而结束全文。这样论述,观点鲜明,说理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富有文采的语句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2009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二)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