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212

  

句中选词须通览辨词明义巧作答

◇ 杨 帆 张 玲

  《语文课程标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从2009年全国中考试卷对词语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2 正确理解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3 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语句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
  这类试题载体不限于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2009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词语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
  
  题型一:结合语境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例1](2009年内蒙古卷)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
  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 嵌入 布满 呈献
  B 勾勒 填充 馈赠
  C 镶嵌 充盈 赋予 D 勾画 覆盖 给予
  参考答案:C
  [例2](2009年杭州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 杭州西溪湿地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水网密布,小桥玲珑,绿树婆娑,亭宇古朴,处处富有诗情画意。(典范)
  B 为了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审查)
  C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叹为观止)
  D 智者和愚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天赋的差异,更在于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一筹莫展)
  参考答案:D
  [例3](2009年台州卷)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些书,或鸿篇巨制,或_____;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_____,气势磅礴;或像_____,曲径通幽……正是从这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A 名山大川 雕虫小技 古园深院
  B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C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D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参考答案:C
  解析:[例1][例2]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运用同义词的能力,[例3]考查反义词的辨析。三题均将词语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考查,答题时首先要审清词的本义,如[例1]中第一处横线应选“镶嵌”,因为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小而又高于海平面,用“镶嵌”更能表现出陆地的这一情状。再如[例2]选项A中“典型”意为“具有代表性的”,“典范”意为“可以作为仿效标准的入或物”,显然词义不符合句意,而且与“江南水乡风光”也不搭配,因此不能替换“典型”。
  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如[例2]选项C,词语“伪装”“招摇撞骗”“卑劣”暗示着对“这伙人”的贬斥,“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多用于贬义。合乎句意;而“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显然不符合句意。再如[例3],读完题目我们就会注意无需选填词语的一句:“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而“阳春白雪”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词义相对,这就暗示我们所选词与句中相应的上句或下旬在意思上也应是相对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题型二: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或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例1](2009年益阳卷)依据语境,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立即得到。即,立即。)
  B 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D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和差错。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参考答案:A
  [例2](2009年扬州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 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参考答案:B
  解析:[例1]考查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义解释,具体到对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如“风骚”)、语境义(如“吹毛求疵”)及词语中单个字的理解(如“即”字);[例2]考查学生在语境中对成语的理解,其中包括成语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前后搭配等方面。这类题型提醒我们平时遇到不理解的生词一定要养成看注释或查词典的习惯,不能一知半解。
  [例1]答题时要扣住语句表达的语意来推测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是否正确,如选项A意为理想如“海天相吻的弧线”,海天相接的弧线一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根据这一意思就可推测出“可望不可即”的意思。[例2]要注意加点词的意义、感情色彩、适用范围等是否符合语境。如“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符合期望同学再度相逢的语境;“轩然大波”比喻强烈的反响,与前面的“强烈”重复;“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感情色彩都不当。
  题型三: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例1](2009年衢州卷)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衢江像一首柔美的乐章,从远处飘逸而来,又悄然而去。江流宛转,(1)了灵秀的生命,(2)了纯净的心灵,也(3)了三衢大地厚重的文化。
  A 滋养
  B 积淀
  C 孕育
  参考答案:CAB
  [例2](2009年温州卷)根据下面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她(1),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她(2),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3),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不屈的脊梁;她(4),灼灼的华光穿透重重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A 巍然屹立
  B 蒸蒸日上
  C 激流勇进
  D 地大物博
  参考答案:DCAB
  解析:这类题在于考查考生结合上下文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在近年的中考中 出现频率较高。答题时要仔细分析语境信息,找出其中暗示性的关键词语。如[例1]句中“灵秀的生命”“纯净的心灵”“厚重的文化”等关键字眼体现了“三衢大地”成长发展的过程,先有生命的孕育才有心灵的滋养乃至文化的积淀。[例2]题干中的“广袤的土地上……”很明显说的就是“大地”,因此(1)处应选D;“雄伟的山峰……”一句显然是说“高山”,因此(3)处应选A。做完题后要把句子再读一遍,看所选词语是否符合语境的整体意义,词语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题型四:对“时兴词语”的理解
  [例1](2009年长沙卷)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B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 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湖南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驶。)
  D 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参考答案:C
  解析:[例1]的题型常见,但新颖在它考查学生对新生词语的理解。2009年潍坊卷也考到对时尚语言“绿色通道”“高台跳水”的理解。对新生词语考查的目的就是看考生平时有没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答题时要根据其产生源头思考其字面含义、推测其比喻义,再根据语境来作出判断。如“弯道超车”是赛车运动中的常见术语,意思是落后的车手利用弯道超越领先的车手,后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或在人生道路上的某些关键点勇于挑战、超越对手、超越自我。选项C解释“弯道超车”的字面意思显然不符合语境。
  由以上分析可见,对此类考题的正确作答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足够的词语储备量。不仅要掌握课程要求的相关词语,还要关注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注意课内外的结合,注意与生活的联系,这是解题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根据题干的描绘,想象其所呈现的景象,再选择合理的词语(如题型一的[例1]);可根据题干内容的暗示,对词意进行合理猜测(如题型二的[例1];也可综合分析题干信息,找出其中暗示性的关键词语或描述性的词语,作出正确的选择(如题型三的[例2])。
  总之,不论是选词填空还是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都必须在积累了大量词语和具有一定语感的基础上通览全句,找寻句子中的有用信息,辅以辨析词语的细微差异,方能对考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句中选词须通览辨词明义巧作答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