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我国著名思想家,在学术界与钱钟书齐名,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元化年轻时曾向熊十力问学,熊先生谆谆告诫王元化,做学问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于是,王元化养成了做学问时慢吞吞的性格。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他就从1954年一直读到1974年,因而有他读黑格尔“韦编三绝”的美谈。《论知论分析方法》一文,就是他长期研读黑格尔《小逻辑》厚积薄发的结晶。王元化不好名利,绝不为功利写作,一篇3000字的文章,他要写半个月甚至更长,文稿反复修改。曾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荣誉奖的《文心雕龙创作》,便是王元化慢吞吞地写了将近20年的著作。
做学问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急躁肯定不会有所成就。王元化做学问讲究“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这正是对急躁的拒绝,也是对“慢”的追求。这种慢,是一种耐心。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有所发现。王元化读黑格尔花了20年,写书也花了将近20年,这是一种慢工夫,锁定目标、锲而不舍,对学问一丝不苟、毫不含糊的精神。有这种“慢”的精神,才能在学问、事业上有所成就。王元化的慢,其实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集腋成裘,水滴石穿,方能厚积薄发。王元化的慢,正是对功利的拒绝,对名利的抵制。这种无欲无求的慢,才是出精品的保证。
拒绝急躁、锲而不舍、积累的意义、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拒绝功利……
生命不能太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