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425

  

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  朱刚

  七年级《皇帝的新装》: 骗子骗住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心。
  
  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里,讲述了由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装引发的荒唐故事。故事中两个骗子借助一个精心编制的谎言,让上至万乘之尊、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仆隶走卒联合上演了一场啼笑皆非的世相大戏。皇帝赤裸着身体,还趾高气扬地举行游行大典,滑稽愚蠢至极。
  孩子们笑皇帝头脑简单,笑皇帝的丑态百出……有人说安徒生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作品不仅仅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看清皇帝的昏庸无能,抑或再认识封建时代朝臣们的阿谀逢迎。学习这篇文章时,如果就此止步,可能肤浅了些。那么如何深入这篇作品,读出其更为深刻的、发人深省的内涵呢?
  我们不妨从这个问题入手: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从骗子行骗成功的结果来看,骗子的骗术是非常高明的。如果没有高智慧的骗术又怎么能空手而来,最后满载着大批“最好的生丝和金子”全身而退呢?
  也许有人不赞同这个观点:不是骗子的骗术高明,而是皇帝及其身边的人太愚蠢。从哪儿能看出其愚蠢呢?开头部分就很明显:皇帝“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也“不喜欢”逛公园,偏偏喜欢在更衣室里换新衣服。一个有着特殊癖好,而且又不理朝政的愚蠢国王的形象就展现出来了。游行前,他对着镜子扭动着身子,还“认真地欣赏他美丽的服装”。
  骗子能轻易地骗过愚蠢的国王,应该骗不过皇帝身边忠心耿耿、足智多谋的大臣与幕僚呀?但是情况正好相反,忠心的大臣没有进谏,多谋的幕僚也没有戳穿骗局,甚至还加入这场骗局,大力助骗——“是的,那真是太美了。”足见骗子设计的“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之精妙,像咒语一样命中每一位朝臣的要害。与其说是骗子洞察人心,不如说是安徒生深悉那个封建王朝中王公贵族的阿谀奉承、弄虚作假的丑恶行径。
  可是这个骗局连一个小孩子都骗不了,怎么能算是高明的骗局呢?一个小孩面对赤裸的皇帝说了一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虽然还没能立即阻止骗局,却已经揭穿了骗局。连小孩子都能轻易识破骗局,足见骗子的骗术不高明。
  骗子知道这个谎言是无法骗过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但是他并不担心。小孩子根本无法看到这“宝贝”,骗子也就不用担心骗局被小孩揭穿。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社会里,没有人会阻止小孩子说出真话。
  在这个国度里,官僚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与其说是受骗,不如说是在骗人。“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皇帝的新衣漂亮,成年人的虚荣心让他们甘于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甚至差点阻止了真相的揭露。这一切都在骗子的预料之中,更是作者要揭露的社会痼疾。
  我们的讨论越深入,就越能感受到安徒生对封建统治阶级批判的犀利,对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嘲讽的辛辣,同时也越能感受到他在警示我们不能谙于世故、泯灭真心。这种严肃的警世意味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也只有读出这种意味,才不辜负这位睿智的丹麦老人在一百多年前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课文背后的故事:
  请看刘大生续写的《皇帝的新装》:
  宙斯帝国首都的中心广场上,一个不到八九岁的小男孩嘟囔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皇帝的屁股是光着的,哪有美丽的衣服啊?”在狂潮般的掌声和雷鸣般的万岁声中,孩子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听到。当然,他的父母和邻居听到了。邻居投来了鄙视的目光,母亲立即用双手捂住了孩子的嘴。

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