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403

[ 王永剑 文选 ]   

俯仰之间,又一年

◇ 王永剑

  2011年12月4日,“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东南大学群贤楼报告厅隆重举行。颁奖典礼由江苏省中语会秘书长朱芒芒老师主持,江苏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江苏省中语会理事长陆志平、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顾华明、江苏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游建华、《新语文学习》主编朱念等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新语文学习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始终秉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生活的理念,倡导表达真情实感,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的中学作文教学,也为中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此次大赛经过层层选拔,于2011年12月3日在百年学府东南大学举行决赛,经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及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的连夜评审,最终初高中组共评选出一等奖103名。
  大赛评委由靳贺良、李震、黄厚江、杨志芳、钱俊元、沈中尧、王学东、胡云信、朱斌等语文教育专家担任,大赛决赛由评委老师现场命题,各环节严谨、专业、公平、公正。颁奖典礼上,获奖选手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震:石榴花开满园红
  初中组评委代表李震老师认为,本次大赛的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关注并描写蓬勃发展的社会,表达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其对三个作文题的解析如下:
  不妨这样 这道题写作时需要写出转折。“这样”的内容是多元的,但“不妨”是一个节点,要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文章最好写成记叙文,叙述清楚一件事情的原委,有开端,有发展,在“疑无路”之时换一种思路。
  又一年 这是英国迈克·李导演的一部影片,陆游也有“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诗句。在熟悉中求新并不易。如何生动地表达出“又”字的动态内涵,是这道题的重点。
  停靠 我们可以写寻找生活中“停靠”的驿站,也可以写思想上“停靠”的支柱;我们可以写现实中人生停靠的片刻,也可以写记忆的港湾停靠着的心灵之船。
  李震老师认为,尽管有的作文表现出脱离生活、内容空泛、语言贫乏等问题,但瑕不掩瑜,一批好文章脱颖而出,它们有以下共同点:面向生活,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语言生动准确,细腻而带有情感,闪烁着青春的光泽;构思剪裁巧妙精当。
  李老师说,一段心灵的记录,一篇佳作的呈现,一手好字的欣赏,可以用“石榴花开满园红”来形容这次决赛的盛况。
  
  靳贺良:着力写好笔下的“这一个”
  本届大赛高中组的三个题目是“淡”、“适度”和“俯仰之间”,作为评委代表,特级教师靳贺良对高中组的命题、评奖作了总结。
  “淡”,可指含量不浓、色彩不艳、感觉不强、印象不深、关系不热、追求不切等。从人生角度看,“淡”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况和淡定的处世态度。淡泊名利,淡然处世,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追求。从另一角度思考,对待原则问题不可“淡”,交友待人不可“淡”,工作学习不可“淡”等也是可以的。
  “适度”这一命题有着鲜明的社会性。适,符合,恰好。度,可理解为准则、法度、尺度、限度等。适度,即合规律。大到国家GDP的快速增长,小到个人的读书学习、言谈举止,无不需要适度而行。
  “俯仰之间”,本指低头而又抬起的这段时间,本题的“题眼”在“俯仰”二字。俯仰,昭示着一种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一种瞬间洞察世事的能力以及一种坦荡达观的人生顿悟。俯仰,又可理解为极具张力的突变。
  阅卷中,靳老师发现这次优秀作文的优点有三:(一)以澎湃的激情,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二)以细腻的笔触,倾诉对生活的挚爱;(三)以辩证的剖析,彰显逻辑思维的力量。但与此同时,空泛漂浮、审题不严的毛病仍然存在。如何让自己的写作更上一层楼?靳老师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一)长于思考,让作文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二)力求创新,着力写好笔下的“这一个”。礼堂中,靳老师激昂的发言激荡着在座每一个小选手的心灵,他们也以掌声热烈地回应着。
  
  杨九俊:以笔访问心灵,用爱贯穿生命
  杨九俊老师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地强调了三点。(一)“写作是唯一的,是你和不可能之间的桥梁。”杨九俊认为人生有很多的不可能,写作是我们跨越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桥梁,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充实、饱满。(二)“写作是一次对自我的正式访问。”真正的写作总是围绕自我进行,写作的过程也是一次回访自我的过程,只有源自于心灵的的写作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三)“写作要转化为爱,为爱而写作。”文学不只是语言的艺术,还是情感的艺术。没有爱做底色的文字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笔尖蘸满爱的文字才能在读者的心中流淌。杨老师充满哲理、受用终生的精彩发言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陆志平:博客录我心,灵感随时记
  陆志平老师首先回顾了往届大赛的成绩和不足,并对本次大赛做了总体评价。他说:“‘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经过过去十年的努力和宣传,今年参赛文章‘掉书袋’的现象较往年相比少了很多。” 陆老师认为写作不应带有功利目的,它是自我心灵的需要,“灵感是上帝跟我们说的悄悄话,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记录下那稍纵即逝的灵感”。针对当前中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状况,陆老师发出不妨开一个博客的呼吁,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以我手写我心,这样才能获取写作的源泉,从而超越带有功利性目的的写作。陆老师幽默、诙谐的发言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游建华:铭记过去,相约未来
  游建华副总编代表主办单位对为此次大赛辛勤付出的评委老师、《新语文学习》编辑部工作人员以及各位与会的嘉宾表示感谢,对获奖的个人和单位表示祝贺。他说:“‘中学生与社会”旨在引导中学生走向社会,在座的诸位获奖选手,当你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不要忘记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新语文学习》杂志。”颁奖典礼即将结束的时候,游总编热情地邀请诸位获奖选手“加入我们的专家、学者、作者团队”,并许下一个来年再见的约定。
  时光荏苒,“新语文学习杯”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作为江苏省最为重要的语文赛事之一,不觉间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光阴,大赛为诸多获奖选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选拔出一批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少年才俊,他们之中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从此踏上文学创作的浪漫之旅。回望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期待着来年,期待着下一个十年!
  

俯仰之间,又一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