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905

[ 佚名 文选 ]   

同题擂台回味练书法的日子

◇ 佚名

  同题擂台
  回味
  生活总是不断前行,我们也总是行色匆匆。人们似乎更乐于去探索不可预知的未来,却难得回味。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我们会发现许多曾经被忽略的美好。也许是父母一个关切的眼神,也许是朋友一个真诚的微笑,甚或是一本书、一片叶……我们需要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味的契机,去弥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心灵,去温暖自己日渐麻木的情感。
  请以“回味 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回味练书法的日子
  春暖花开,看姐姐吹熄了二十支蜡烛,听她说:“外婆,是最最疼爱我的人……”
  她是在回味青春吧?而我呢,却回味起了童年。太少太少的回忆,几乎都和练习书法有关。回忆的味道那么浓烈、刺鼻,化不开,怎么也化不开……
  
  书法是颗酸酸的果
  书法于我,印象太深,就像刻在石头上永不风化的字。
  每天放学后,我跟在面容严峻的父亲身后,看他将毛毡铺在黑色的桌子上,把墨汁挤在四方砚台内,然后用比大拇指还粗的毛笔蘸墨。那时的我总是怨他,无论多白的毛笔,用了一次就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洁白无瑕了。我那又粗又重的毛笔,由于用的时间太长,洗的次数太多,笔头越发膨胀,犹如墙角边的拖把,不被理睬与喜欢。
  我还可怜墨汁。冬天它想冬眠、想休息,可父亲总是设法把它吵醒。又是拍,又是打,生气时还骂骂咧咧,浇上一点开水,强行使它融化。墨汁化成一滩水,深深的色、浓浓的味,是它的泪与血,是它的无奈与伤悲。
  笨拙的毛笔心痛地踮一踮脚尖,吸墨、书写,写心酸——墨与自己的。
  无论是毛毡、砚台、墨汁,还是毛笔,都只能用沉默来祭奠从前。我尝着,书法像颗酸酸的果。
  
  书法是碗咸咸的汤
  开始练习书法时父亲对我还是连哄带骗,可日子一久,他就显现出“庐山真面”,我是以打为菜,以骂为饭,偶尔加碗眼泪汤。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八年。
  记忆犹新的是某次练习“中”字。那天夕阳很美,照在我微黄而粗糙的练习纸上,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清晰,无论是优点还是缺陷都暴露无遗。父亲心情不错,看一个“中”字写得不大好,只蹙了蹙眉头。我见他脸色突变,赶忙说:“我知道这一竖要写直了,最后顿一顿再收笔。”父亲没有笑,只是微微点点头。我悬着的心放下了,继续书写。可接连几个字,我都没能写好。极度恐慌之下,我低着头,手中的笔有些颤抖,耳边父亲的呵斥令我心惊。已记不清他说了些什么,因为那些句子都被泛滥的泪冲走,剩下的只有一记响亮的耳光,留在脸上,还有心上。
  第二天,脸就不肿了,可是心中的伤痕却永远都不会痊愈。我抿一口,书法原来是碗咸咸的汤。
  
  书法是粒甜甜的糖
  我获奖了,不是一个,而是一捆。奖状、证书雪片般飞来,可最叫人高兴的,却是装着稿费的小小信封。当老师把它交给我时,我沉醉于同学们赞叹的目光中。晚上,花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去KFC买了最小的汉堡,心情却已超值。
  那天的汉堡,我大咬一口,味道很好。因为付出得到回报,所以心中无比甜蜜,书法宛然一粒乳白色的奶糖,恬淡、醇香。
  
  书法是把苦苦的豆
  习字,终究是苦的。春日的苦苦煎熬,夏日的汗流浃背,秋日的叹息扼腕,冬日的手指冰凉……为了书法,我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不少。我把稚嫩早早地交给时间,却也留下太多遗憾。
  吃多了苦苦的豆,抓起一把,竟感到莫名的充实与香甜。
  
  我记忆的宝盒在一个突然的瞬间被打开,盒子里有一枝毛笔,笔头宛若父亲的头发一般黑白交错。这枝苍老而坚韧的笔写下童年,写下酸咸甜苦,写下爱。
  
  指导老师苏万马
  
  点评:童年永远是值得回味的。酸果、咸汤、甜糖、苦豆,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童年。父亲对自己看似严厉,却包含了无穷的爱。回忆练书法的日子,那所有的酸咸甜苦都只剩下纯纯淡淡的美好。

同题擂台回味练书法的日子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