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敲”出听诊器
◎ 冯忠方
1816年,法国医学家雷内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跷跷板,忽然一个男孩用手敲着板的一端,一个女孩把耳朵贴在板的另一端仔细听着。看到这种情景,雷内心里猛然一动,他跑上前去,也把耳朵贴在板子上,听到了清晰的“砰砰砰”的振动声,这使雷内惊喜万分。
回到家里,他立即用纸卷了一个圆筒,一端放在病人的胸廓上,另一端贴紧自己的耳朵。奇迹出现了,这种间接听到的心音和呼吸声要比直接听到的清楚好多倍。后来,雷内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制成了听诊器。
留心生活,关注细节,往往有惊人的发现。法国医学家雷内从跷跷板中发明出听诊器的事例,引发我们思考看似平常的生活。其实,我们身边充满着机遇和启发,最关键的是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并付诸实践。
留心生活、捕捉灵感、发明创造、思维火花……
好奇心无价
◎ 薛兆丰
经济学中的科斯定律,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科斯的问题是:让牛群吃了庄稼,然后卖牛肉合算,还是隔开牛群,种好庄稼合算?就是这样的问题,让讨论蔚然成风,带动了一个学派的兴起。
经济学家阿尔钦也是以好奇心和天真发问来奠定学术地位的典型人物。他曾经问:“什么是失业?”——既然资源是稀缺的,既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为什么还会找不到工作?只要把要求降到足够低,肯定有人愿意雇佣你。于是,他得出结论:“失业是自愿的,因为人们不肯一遇到工作就干。”这是他一篇经典论文的主题。
羡煞旁人的是,阿尔钦的好奇心一直保持到八十多岁高龄。三年前,我送他一枚刻着他中文名字的图章,看着那些方块字,他问:“怎样才能辨别图章的上下左右?”上星期,我们打了一通电话,谈完“正经事”后,他急不可待地问:“我刚注册了一个ICQ号码,你知道怎样安装摄像头吗?”——这问题不算难,难的是另一个他两年还未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把Word的黑色光标变成红色?”
好奇地看,天真地问,是每个孩子都在做的事,是人的本能。可惜,这种能力往往被很多因素扼杀。我们太习惯于身边的人和事,于是便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陌生化、保持、扼杀、思考……
大师的“杰作”
◎ 曾有情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杰作。但这位大师在没有成名时却贫困潦倒。
有一天,画家朋友马勒前去看他,见他闷闷不乐,问其原因,舒伯特无奈地说:“糟透了,我已穷得连买乐谱纸的钱都没有了。”马勒听了和他一样心酸,因为他自己也囊中羞涩。马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迅速打开自己的画夹,取出画纸,架好尺子,一丝不苟地画出道道线条,五条一组。他画了一条又一条,画了一张又一张,画了整整一天……舒伯特饱含激情地在马勒画出的五线谱上,行走他精灵般的音符,创作出了他的传世佳作。他感慨地说:“这是画家和音乐家共同心血的结晶。”
多年后,马勒也声名远扬,成了著名的油画大师。有一天,他的学生问道:“您一生中对自己的哪幅作品最满意?”马勒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我最满意的作品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舒伯特画的乐谱线。”
这些平行的呆板的乐谱线不仅给了舒伯特友情和温暖,更给了他战胜困境的方法和勇气。帮助别人是最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也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办法总比困难多、真诚合作、别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