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拿到了这本《勇气》,百感交集。它曾经是让我非常开心的一本书,但后来却是一度地紧张和痛苦,惴惴不安……今天,仍然掺杂了几分紧张,但更多还是开心。
当我第一次以译者的眼光来重读《勇气》(Courage)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有点冒失了。它的英文读起来简洁、有力,特别爽口,而且非常幽默,多处一语双关,意味深长,还有,它带着很浓的美国文化的味道。别看文字那么少,要把它的中文译得同样有味道,真不轻松。
举个小例子。原文有两页是:
Courage is if you knew where there were some mountains,you would definitely climb them.
Courage is exploring heights
——and depths.
Courage is a blade of grass breaking through the icy snow.
我的翻译:
勇气,是知道还有高山,就一定要去征服。
勇气,是上探太空——
下探深海。
勇气,是小草从冰雪下破土而出。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妙处是通篇含着“隐喻”,如果有可能的话,需要尽力让语言包含着双关性。原文中颇具双关性的一句话是:Courage is admiring,but not plucking.画面是一个女孩面对着花园里的鲜花,繁体版译作:“勇气,是赞美花,却不摘下花。”但从文字的角度来说,感觉朴实了,余味不足。所以我翻译成:“勇气,是爱它,却不摘它。”虽然还不能说最满意,但相对来说,多了一分“双关”的意味。
这本书的原文中还有多处颇值得玩味的地方,但由于存在文化上的距离,未必会有“最佳译法”。虽然译起来非常痛苦,但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其实挺好玩的。我试举几例:
原文:Courage is a spelling bee and your word is superciliousness. (County Finals)
译:勇气,是去参加智力竞赛,而你的题目是“曌”字怎么读。
原文:Courage is mealtime and desperately hoping it’s not Chunky Chunks in “real” gravy again.(说明:画面是一条狗面对自己的食盆发呆)
译:勇气,是到了开饭时间还拼命巴望着在“真”肉汤里还能有“真”肉块。
还有最后一句话:“Courage is what we give to each other.”这句话讨论得最多,编辑更倾向于译成:“勇气,是彼此分享。”但我非常坚持,厚着脸皮、长篇累牍地说明应该改成:“勇气,是我们相互给予的东西。”最后编辑实在招架不住我的“死缠烂打”,还是把我的译法最后印到了书上。单以文字而论,可能感觉会完全不同,但图画书的文字一定要结合画面和上下文来判断。所以,还是请大家一起来读这本书、来品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