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重新发布修改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开始实行双休日工时制。
其实,早在汉代,中国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唐代张守义《正义》中有记载:“汉官五日一假洗浴也。”《汉书》上明白有记:“朝奉五日。”还有规定,官员一旦进入“公堂”,就必须一连工作五天,不能擅自离开府衙,吃在“机关食堂”,住也在“单位”。有些住在京城外地的官员骑马赶来上班,把马寄养在朋友家里,五天后休息时再骑马回家。
我国古代把休假叫作“休沐”“洗沐”“洗浴”等。《史记》中记载:《过秦论》作者汉代贾谊,在“朝廷”机关里为官,在按规定连续上班五天后,贾谊与同事宋忠“同日俱出洗沐”,这里的“洗沐”就是休假。《汉书石奋传》中也说:“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文中“洗沐”即休假的意思。
又据汉书记载,朝中、地方府衙一般都是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当然这种劳动工作制当时主要在政府机关,有一些手工作坊也有仿照国朝制度规定“五日一休沐”。
隋朝诗人江总在隋朝末年著有《山庭春日诗》,诗中这样写道:“洗沐惟五日,栖迟对一邱。”可见汉初制定的“五天工作制”到隋朝末年还在实行。不过唐代后这个“五日一休”制度渐有变化,不再严格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