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574

[ 佚名 文选 ]   

校园文学月报

◇ 佚名

  点击文学社
  
  籀园文学社简介
  浙江温州中学一直坚持“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文学创作水平”的宗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1988年10月籀园文学社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近年来文学社根据“自愿、自觉、自主”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团活动。文学社在原有的各项活动(如听名师讲座、谈同学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基础上,还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如开展“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活动、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学术性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工作开展宣传活动,以及与其他学校的文学社加强合作,使文学社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里雯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钢筋水泥遮挡住了原本宽阔明亮的视野,遮挡住了地平线;万家灯火耀眼霓虹的光芒掩住了繁星的闪亮,夜空变得空寂而沉默。每每在教室门口倚着栏杆看着湿地上空的浮云时,总会做着痴痴的梦,想飞上云霄,乘着云朵,飞到蔚蓝的太平洋上,感受那博大而平静的海的风貌和气息;每每夜间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也会抬头数数天上稀疏的星星,心里热切地想要领略一番满天繁星的耀眼与绚丽。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终于有机会云游天际,飞越东海,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踏着浪花,度过了一段安逸而悠闲的时光。
  当面对菲律宾海时,我彻底被一种不可言说的美所折服。那海水有一种跃动却又不失高雅的魅力。眼前的画面并不是单调的,湛蓝的天空下浮动着朵朵白云,阳光透过薄薄的云纱温暖地洒在海面上,浮起一片粼粼波光。海平线在远处延伸,大海没有一丝波澜。菲律宾海以其独特的七色蓝润饰了眼前的画面:有的蓝得深郁,如同一个老者正在深思;有的蓝得宁静,如同一个含蓄的女子在静静地品茶;有的蓝得跳跃,如一个孩童般闪耀着自己天真的光芒。近处温柔的海浪与舒爽的海风伴着碧海白云构成一幅海天一色的风景画。我顺着浅浅的海水,慢慢走,轻轻地踏着浪。我听见了海鸟的声音,听见了海风的声音。
  若说海的曼妙与美丽先前已想象过无数次,那么灿烂的星空则是出其不意地映入我的眼帘。那个凌晨我们乘小飞机飞往另一个岛上时,我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顿时因满心惊讶与欣喜而说不出话来。那是一片星空,一片真实的、繁星点点的星空。不禁想起曾经制作过的星座图,那情景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点点繁星之间似乎真的有细线相连一般,它们竞相闪烁着,跳动着。第一次,我与灿烂的星空如此之近,我似乎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心跳,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忽而想起曾经在图书馆前遮住路灯看星星,在寝室楼下细心地数星星的情景,我竟湿了眼,心中思绪万千。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我,依旧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但在仰望夜空或看着湿地上空的浮云时,我不会忘记还有这样一种简单明丽的风景,它使我的生活快乐而随心,它使我的心灵感受着自然给予的欢愉与感动。我不会让它仅仅成为让我追忆的风景,而会让它的清丽融入我的心灵,让我不断为之追求,为之构建我未来梦想生活的图景。此情可待成追忆。
  
  [点评]
  文章的开头讲述了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引出作者对自然风景的向往与渴望,为下文独特的风景描写作铺垫。文章的写景部分语言明丽,能够给读者一种清新的视觉感受,描写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更丰富了文章的情感。文章首尾呼应,风景相同,心境迥异,赋予风景更深刻的心灵意义。
  
  留白 何凡
  穿梭过纵横交错的阡陌,我只是一个回首,回首往昔;目睹过悲欢离合的帷幕,我只是一个喘息,喘息生活;翻阅密密麻麻的诗文,我只是停驻,停驻在,一段留白中。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那些该溜走的未曾来过,那些该到来的也未曾滞缓。莫非这才是人生,一种最砭入肌骨的武器;莫非这正是人生,一张最价值连城的药方。
  岁月苍老了谁,如今谁也不晓。离别时,我们才知道各自已经急切地期盼着寻觅自己儿时的梦,当初的形影不离、如影随形竟变成瞬间的背道而驰。没有流泪,没有怨恨,彼此注视的目光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寂寞时,我们才知道为何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过程是一段漫长的煎熬。举杯邀明月,才真正在静谧的生活中品味到人生是不能有声响的;得志时,我们才知道成功决不是不劳而获。互相之间一个允诺的眼神、彼此之间一个激励的手势,那才是人生为何蹑手蹑脚经过你的身边,却立马留下挥之不去的惦念。
  那“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后,为何是万籁俱寂,只留下友人真挚的凝视;那“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为何是佳丽半遮面,与诗人互相之间的痴迷;那“爆竹声中一岁除”之后,为何是人们虔诚的祈福与希冀;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里不曾有听觉上的享受反倒是一段留白,一段人生在心里搁置着的留白。
  刘禹锡在留白中认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才可谓人生;白居易在留白中抒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才称得上抒发性灵;塞林格麦田里守望孩子的眼神才是人生留白的定义;余华笔下无言语修饰的福贵才诠释了留白的价值。
  如今,灯红酒绿的小巷里,我独自走过,本应欢腾,却徒留叹息;沟通便捷的生活里,我一直停驻,本该夸赞,但只剩凝噎。此刻翻开工工整整的篇章,我本该欣赏,却只是翻向留白。
  人生,究竟留下了什么?兴许是一段留白,是自己在无声中撰写的人生!
  
  [点评]
  文章语言优美,立意明确,旨在感慨人生的留白。留白,那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是忙碌的,更不是平庸的。作者把时光的流逝拿捏在手中,把对人生的见解倾注在字里行间。纵览古今名人对待人生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时光缱绻,横观现实生活,我们可以聆听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苹果的秋天
  张泽璐
  我独自一人伫立在公交站,等待公交车带我走上新的旅途。一辆辆汽车带着我熟悉的味道,疾速远去,只留下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远去的车。
  那种味道,正如曾经流逝的童年岁月。踩着阳光照耀下温热的沥青路,被汗水浸湿的红领巾,寂寞地闻着略有松脂味的苹果的味道。
  曾几何时,我手中拿着一个苹果,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金色的余晖洒在青石路上。我咬了一口那鲜红的大苹果,果汁真甜。望着汽车飞驶而过,我的内心却被苹果的快乐填满了,一点也感觉不到马路的喧闹。没错,我就是那拥有一个苹果,便吃个昏天黑地的小家伙。
  我曾是那样喜欢苹果,它温暖的色调让我想起了美丽的秋天,那个满树红枫灼伤离人眼睛的季节。那些苹果正如鲜红娇嫩的红樱桃,调皮地闪烁着光芒。不,它们还是太阳 的眼睛,对大地充满感恩之情。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对苹果的感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它没有樱桃的小巧娇艳,也没有草莓的鲜亮耀眼,也没有葡萄的浑圆酸甜。它那似红非红的笑靥,又是如此伪善,我油然而生一种厌倦之情。也许我渴望苹果给予自己更多的美味和新鲜。那些成长所带来的“欲望”,让我对苹果产生了不满。我丢失的何止是苹果,那些年少的欢乐和朴实,正如一个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慢慢氧化。
  童年,我与你拥有怎样的距离呢。那如溪水般澄净的童真在一次次超越自我中失落了。我如一颗小行星在成绩分数的轨道中运行,蓦然回首,自己幼稚的笑脸已经变得成熟,脆弱的心也变得坚强了。我不知道,在那儿时的青石桥边是否还留着我荡过的秋千,时间和空间,拉长了我们的距离。也许,我还会去荡一次秋千,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再也找不回童年吃苹果的滋味了。
  我的童年在静寂中逐渐失去光彩,正如无形的距离,如同沟壑跨越在现实中。那些失去的流年,已让我们无法感伤。
  如今,我依然怀念那个装满苹果记忆的童年。
  
  [点评]
  有时候成长也会给充满活力的青春年华涂上一丝秋天的忧伤,但心底深藏的那阵苹果的香气,依然能带你回归本真的美好。作者以“苹果”为起点,顺着记忆的线索重温童年的天真无邪,抒发自己的感慨,思绪飞扬。回望成长的道路,即使它不再美丽如初、清纯如初,只要记忆里那个简单且朴素的苹果还在,一切梦想都不曾走远。
  
  皱纹
  诸逸恬
  相片定格了母亲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有隐藏在黑框眼镜旁的褶皱的痕迹。
  突然想起马克·吐温的话:有皱纹的地方只表示微笑曾在那儿呆过。在脸上的表情瞬息逝去后,只因为皱纹的存在才能铭记起曾经的温柔。它真真切切地在眼眸里留下痕迹,印证了瞬间与永恒。
  皱纹很真,真实如母亲的率真。尽管她有教书者固有的深沉与严肃,却总能坦荡地展现内心的起伏。而此时,皱纹,便会在母亲脸上尽显。母亲的眼睛很大,衬着修长的略略上弯的睫毛,宛若少女的明眸。只是岁月的刀刃早在一旁精心雕刻了太久,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参差着,包围着不留空隙。伴着母亲眼神的律动,一道道皱纹也尽情展现着柔和的弧度,如一个个坚定的伴舞者,忠诚而专注。因为它们的伴随,褪去了呆板的统一,展示朝夕的与众不同。很喜欢这皱纹,正如很喜欢母亲说过的话:这么多日子都过去了,脸上又怎能没有坎坷呢?都是正常的呀。
  是啊,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皱纹便是如此,它的恒久,并不是让人们费尽心思去寻觅克服它的方式,而是以特定的方式向人们昭示。皱纹静静地生长,微笑愈频繁,愈强烈,那它的存在便愈深刻。
  真正由心而生的微笑,流露出原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那是或心存宽容,胸襟坦荡的一笑置之;或饱经风霜,在痛苦困顿面前的一笑而过的从容淡定。而皱纹,便是微笑亘古不变的永恒印章。坚定地盖下,幸福的烙印,慈爱的痕迹,温情的感怀,犹如缠绵在身旁的感动,挥散不去。
  皱纹的美丽,更在于它越被岁月的风雨冲刷过,却越能散发迷人的温情。如美酒,愈是长久,便愈是香醇。它身上弥漫着经典所固有的魅力,在岁月的长河里滔滔不绝,以一种不会逝去的姿态,彰显自己的气质风韵。皱纹的特殊,在于它每一道的看似漫不经心,却都饱含深意,体现着不同生命、不同历程里的风雨艰辛。它以无声无息的方式,默默地提示着我们逝去的岁月,提携着我们的悲欢离合,饱尝过我们的酸甜苦辣,将生命里的每一个跳动的情节一一诉说。它太平常,太普通,而生活里最具真谛的事物却往往喜欢在平凡的事物里安全温暖地栖息。
  微微皱起的痕迹,雪白的纸上也会留着自己辛劳的皱纹。而那张曾经光滑的面庞终将浸没在条条横横的褶皱里,凝视自己的每一步前行。在睡意正浓,炉火旁打盹时,若有人愿凝思你那朝圣者的灵魂,望着你那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这,是因为微笑曾经在这里驻足。
  皱纹,不是逝去,而是诉说、铭记。
  
  [点评]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细节娓娓道来,细致的观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触和热爱,似水流年的微微波澜便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浮动一股暖流,展示出真诚、干净、柔软的内心。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母亲眼角的皱纹,从而点染开丝丝心绪,娓娓道来的感动和深沉,化作满纸墨香,萦绕在读者心头。

校园文学月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