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和“反应”容易混淆
反映fanying 反应fanyjng
“反映”和“反应”既是一组同音词,又是一组近义词,所以常常会用错。
①“孙少平现在对此很平静,心理上不再产生任何异常反映。”(《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8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②“民警孙仲清发现如此重大的线索,按常理应立即报告给永德县公安局,但他既未将此案报告给永德方面,回苍南后也迟迟没有反应。”(《法苑》2003年第10期)
“反映”和“反应”都指一事物受到另一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相应变化,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上述两个例子,就把“反映”和“反应”用错了。
“反映”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反照出人或物体的形象,比喻显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如:“湖面反映出宝塔的倒影。”“这部电视剧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第二个意思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或问题,如:“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市政府。”第三个意思是哲学和心理学上的专用术语。
“反应”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化学术语,指有机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相应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过程,如“过敏反应…化学反应”“热核反应”等。第二个意思是事情发生后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如:“这部小说在读者中间引起了不同反应。”
总之,“反映”是一种主动行为,“反应”则是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反响,是被动的。因此,例①中“反映”应改为“反应”,例⑦中“反应”应改为“反映”。
“违反”和“违犯”要分清
违反weifan 违犯weifan
“违反”和“违犯”都是动词,都含有“不遵照或不依从”的意思,但适用对象各有侧重,使用范围宽窄有别。
从词语的语素构成分析,“反”属于行为不正,表示跟某种规范行为不合;“犯”则是触犯,表示做出跟法律、法规相违背的行为。从词义都属于犯事这一点上说,“违犯”的性质严重,“违反”的性质略轻。从语法组合关系看,“违犯”要求搭配的是法律、法规和涉及党政、国家利益的词语;“违反”要求搭配的是表示一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决定、指示,以及跟群众利益相关的词语。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①调查结果表明,当事人违犯了操作规程,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②一些贪官污吏违反了党纪国法,分明是社会主义的“硕鼠”。
明白了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很容易发现,例①应该用“违反”,例②应该用“违犯”。